作文中心散文

关于节日散文(精选17篇)

本文已影响 3.11W人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散文的身影吧?散文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写散文,多数时候都离不开事件。你知道怎么才能写好散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节日散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关于节日散文(精选17篇)

节日散文 篇1

春节、清明、端午、中秋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这些节日中的习俗、游艺、庆典,与大自然的气候和节律,以及农耕时代人们的生产生活紧密相关。随着工商业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们与农耕生活逐渐脱节,与大自然也不再那么亲密,很多节日记忆在年轻一代那里慢慢失落了。比如,端午是属于夏天的节日,庄稼旺盛生长,人也要激扬自己的精神,赛龙舟这样的习俗就产生于这种情感需求,那是从田野里生长出来的情感。现在提到端午,人们就不会自然生发出这样的情感需求了,与之相关的习俗也就只会淡化。

传统节日是中国人生活情感和愿望的共同表达,许多传统节日风俗中断了,我们的年轻人没有了节日记忆,令人惋惜。更多的情况是,有些习俗消失了,节日唤起的情感却不会变。比如清明时节,踏青、放风筝、荡秋千的人越来越少了,但对先人的怀念和祭奠却没有变少。中秋节总想团圆,春节总要辞旧迎新,节日的情怀是不变的。

比如说即将到来的春节,贴“门神”辟邪,贴“福”字迎祥,寄寓了人们对生活的期望:和谐、富裕、健康、平安。传统的风俗越来越少,怎么把节日过好?用更多有活力的形式支撑起民族的生活激情、人们的节日盛情,应举各方之力全力而为。2007年“两会”期间,我提交了《关于建议春节假期前挪一天的提案》,我的提案很快被政府采纳,会后不久,国务院颁发文件决定清明、端午和中秋三个传统节日放假,春节假期前调,除夕给假。这个决定实施了五年,大家春节过得松快充分。中国人过年过的是除夕,过年的劲儿都用在除夕夜,今年恢复除夕放假,也是充分尊重了传统、尊重了民意。政府应为传统节日“搭台”,让春运通畅,鼓励各种春节的活动,比如农村的庙会、城市的年货市场,支持老百姓过好春节。按照中国的传统,年货市场是卖各种应时的过年用品,比如“福”字、蜡烛、红灯笼、吊钱、年画等。商家开发更多的年货,开辟年货市场,既符合商业的规律,又能为人们带来节日的愉快。记得多年前逛天津天后宫的年货市场,我在一个剪纸摊上看到一个小福字,这福字比大拇指指甲大一点儿,过年时将这小福字往电脑上一贴,上着网,年意顿时来了。这种微型的福字先前是没有的,但人们对它的再创造还是缘自节日的情感,传承传统。

对于节日的情怀传承,每个人都应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特别是我们的教育应该突出传统节日的教育,我甚至都想给小学生编一本传统节日的课本,让他们知道这样过节很好玩、有味道、有我们民族的特点。另外,媒体也可发挥它独特的优势,积极营造节日的氛围,把有新意又有传统味道的节日信息传播开来。不过,节日的真正主人还是老百姓。一个节日过得好不好,还是得听老百姓的心声。春节是中华大地各民族的节日,过好春节要看到更多人的愿望。现在办春节晚会,太盯着城市人的喜好,又太在意、迁就年轻人的喜好,而不够关注占全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村老百姓,这就会使大多数人不满意。

节日散文 篇2

每次圣诞节或者情人节什么的,我从不寄望得到先生什么礼物。先生说,这种节日本意是好的,只是给商人利用了。又说,何必为了节日才买东西送来送去呢?凡事但凭一心,心中想着谁,管它什么节日,随时都可送呀!

我也深以先生的看法为是,所以每天都在等礼物。

有一天先生独自进城去找朋友,我不耐那批人,就在家里缝衣服。先生走时,我检查了他的口袋,觉得带的钱太少。一个男人,要进城去看朋友,免不得吃吃喝喝,先生又是极慷慨的人,不叫他付帐他会不舒服的。

就因为怕他要去一整天,所以又塞了几张大钞给他,同时喊着:“不要太早回家,尽量去玩到深夜才开开心心的回来。不要忘了,可以很晚才回来哦!”

站在小院的门口送他,他开车走的时候挥了一下手,等到转弯时,又刹了车,再度停车挥手,才走了。邻居太太看了好笑,隔着墙问我:“你们结婚几年了?”我笑说:“快五年了。”那个太太一直笑,又问:“去哪里?”我说:“去城里找朋友。”邻居大笑起来,说我怎么还站在门口送——生离死别似的。我也讲不出什么道理,哗一下红了脸。

没想到才去了两个多钟头吧,才下午一点多钟呢,先生回来了。我抬起缝衣服的眼睛,看见他站在客厅外面,伸一个头进来问:“天还没有黑,我,可不可以回家?”“当然可以回家罗!神经病!”我骂了他一句,放下待缝的东西,走到厨房把火啪一点,立即做午饭给他吃。

做饭的时候,问先生:“怎么了,朋友不在吗?”先生也不作声。上来从后面抱住我,我打他一下手臂,说:“当心油烫了你,快放手!”

他说:“想你,不好玩,我就丢了朋友回来了。”

等我把饭菜都放在桌上,去浴室洗干净手才上桌时,发现桌上多了一个印度小盒子,那个先生,做错了事似的望着我。

我一把抓起盒子来,看他一眼,问:“你怎么晓得我就想要这么一个盒子?”先生得意的笑一笑。我放下盒子,亲了他一下,才说:“可是你还是弄错了,我想要的是个鸡心形的,傻瓜!”

先生也不响,笑笑的朝我举一举饭碗,开始大吃起来。等我去厨房拿出汤来的时候,要给先生的空碗添汤,他很大男人主义的把手向我一伸——天晓得,那个空碗里,被他变出来的,就是我要的鸡心小盒子。

这一回,轮到我,拿了汤杓满屋子追他,叫着:“骗子!

骗子!你到底买了几个小盒子,快给我招出来——。”

八年就这么过去了。说起当年事,依旧泪如倾。

后记:

你到底买了几个盒子?一份好的心意比礼物本身更有意义。很多人喜爱三毛的文字,怕是不仅仅羡慕她与荷西灵魂伴侣式的婚姻,更多的是对于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一个女人的睿智和敏感纤细。

节日散文 篇3

清明,情感相守的心灵节日

向来,中国的传统节日,都是与祭奠有关的,以祭悟道,默认寄情,这是中国人的智慧。

清明节,是最具代表性的与祭奠有关的节日,它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不仅是人们缅怀先人的节日,叶落归根、认祖归宗的家国情结,也在清明里得到了登峰造极的表达。无论你人在何处,身处何位,只要你的心中还有自己的“家”,那么,清明节这一天就会魂牵梦萦地浸润在你的灵魂里。我们读唐诗,有“路上行人欲断魂”的经典,陆游诗《临安春雨初霁》“犹及清明可到家”,也是在说人们纷纷心情急迫地赶着清明节往家里走。

一个“家”与一个“冢”,在汉字中形态何其相似,也许古人在造字的时候,就有关于生死的智慧在其中了。人,既然是自然的造物,又具有创造的能力,但无论具有多么丰富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都无法逃避死亡这一自然归宿。

清明祭扫,历来为人们所看重。“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在一个特定的日子里来到神圣的墓地、陵园,面对那些已经长眠于地下的亲人们,你不仅能听见生者对逝者那如泣如诉的哀悼,更会默默地祝愿驾鹤西去的亲人在天国里安身立命,保佑晚辈,而自己也会在现实生活里更加善待活着的长辈们、善待自己、善待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们。其实,这就是中国式的孝道借助祭扫实现的一种传统文化的延伸。

清明节,是一个今人与古人,生者与逝者,现在与过去,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进行多重沟通与交流的特殊时刻,饱含着我们人们对生与死的哲学思考、对人间大爱的珍视呵护、对人生价值的道德判断。“山水”同在为“清”,“日月”同在为“明”,一个“同”字,道尽了天地的秘密,是在精神上沟通生与死,阳与阴的一个虚拟文化的平台。逝者已去,生者还要行走在人生漫长抑或坎坷的路上,因此,人们一方面要祭奠亡者以通所谓的“阴间”,另一方面也要迎春游乐以顺阳气,选择一个春和景明、神清气爽、万物复苏的季节祭奠、缅怀、感恩、追思,踏青、折柳、沐浴、吟咏……我们的祖先可谓用心良苦。人是有着丰富情感的生灵,人在感怀中方知生命的意义,存在的价值,通过这样的方式交流沟通,炎黄子孙厚重的历史便有了人性的温度。

庄子认为,人不必执着于生,因为生若是一次远游,那么死就等同于自然的归宿。人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这是千百年来人类潜藏于心底本能的疑惑和叩问。如今,面对着红尘滚滚、物欲横流的现实生活,还有多少人能够做到心灵的“清明”?珍惜一生中得到的和拥有的一切,大彻大悟地明白有情相守才是家,从此行为坦荡,心灵清明,自觉追求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的人生境界,这才是对发轫于华夏历史深处清明文化的最好传承和诠释。

节日散文 篇4

中国有许多传统的节日,比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但我最喜欢的就要属过年了。每到春节,家家户户喜贴春联,敲锣打鼓,张灯结彩,辞旧迎新的活动热闹非凡,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节日的喜悦。但你知道吗,过年为什么会有这些喜庆的活动呢?这里面有着一个美妙的神话故事,现在让我给你讲一讲吧!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无比。“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都要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

这一年的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准备扶老携幼上山避难。这时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当时全村的乡亲们正在收拾行装,谁也没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只有村东头的一位老奶奶走过去给了他一点粮食说:“快逃吧!年兽快要来了。”老伯伯笑着说:“婆婆如果让我在你家呆一夜,我一定能把‘年'兽赶走。”老奶奶继续劝说他,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有撇下他,上山避难去了。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只见村东头老奶奶家里,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便向老奶奶家扑了过去。快到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劈里啪啦”的炸响声,“年”吓坏了,就再也不敢往前走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窜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奶奶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于是,乡亲们一起拥向老奶奶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作响,屋内几根红蜡烛……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祝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子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

从此以后,每到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光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后来这风俗越传越广,逐渐成了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过年的习俗除了上面所说的外,还有很多,比如:贴窗花,贴年画,吃饺子,压岁钱等。我最喜欢和小朋友一起放鞭炮,晚上我早早的吃过年夜饭,就拿着鞭炮就朝门外奔去。伴随着我们的欢呼声,一个个烟花飞到了空中,点亮了美丽的天空。还有一个传统也是我们最喜欢的了,那就是春节,我们都会收到长辈们给我们的红包,预示着来年我们都会顺顺利利的过着每一天。

“过新年,穿新衣,开开心心过大年……”我们唱着欢乐的歌谣,迎接新的一年来到。

节日散文 篇5

家乡腊月的天,忽而阴沉抑郁,刹那便又转了和煦阳光。漫山依旧是青葱翠绿。刺杉的枝头悬垂着一个个球果,宛然便是喜庆的灯笼随风摇摆;紫铃木也新萌了芽,一簇一簇,仿似扎了辫子的姑娘,安静地在风中端详这大山的宁静。

山里的新年是不一样的味道。老人们早早便准备了年货,或是就近商店新购柴米油盐,或是背着背篓“赴山涉水”赶场。我也总是随着奶奶翻山越岭,穿行在这天与地的静谧氛围中。

儿时的记忆里,新年的前几个日头,总是会这儿那儿地换屋子吃饭。爷爷,大爷爷,三爷爷,还有四爷爷,也都凑和到了一起,喝几盅小酒,没有花生,便着奶奶炒几样小菜下酒。三爷爷是不喝酒的,但也兴高采烈地就坐拉家常。年头总会放大串的鞭炮以示喜庆,孩子的我们,不会通宵枕着手机,便在这轰鸣声里蓬头散发迎接新的一年。

想想,那也是几多年前的事了吧!

只如今,上一辈的孩子已是身入城镇之中,或是买了房的,便将老一辈家人尽数接去住了新房;或仍旧热血拼搏的,也是早早便接了父母城里过年。奶奶坐不得车,爷爷更是安逸于山中的静祥,而我,也是偏爱这大山的安宁,便辞了父母,奔赴大山,和新的一年。

有时,正值年夜,会有一场缤纷的雪,漫山遍野。我们便是早早起身,探寻这别具风味的景色。山里的树都开了素白的梨花,田野上,也是素缟裹身,银晃晃好不怡人。那些四季长青的丫头小伙们,看来也是不经这寒冷,不然,为何要如此这般,雪衣紧束呢?

最喜欢的,便是大年夜的晚上,短暂却甜蜜的热闹,家人们团坐在一起,丰盛的年宴,喜庆的欢颜。吃过饭,生一垄碳火,老人们团团围坐,便是摆起了龙门阵,说着往年的喜趣故事,绘着来年的丰收蓝图。而我们孩子,便捧着几只果子,揣满口袋瓜子,个自拎着椅子板凳,围着电视,等待新年晚会。奶奶也总是会端来一盆火热热的燃碳,为我们取暖。大山的静谧,安详;房内的温暖,甜蜜。几星灯火,映映烁烁,为这新年的山又添几丝暖意。

若是雪下得大了,小伙伴们便是会赤裸双手,在风雪中,裹上许多小雪球,取来个自的鞭炮,插一颗在雪球中,点燃,向天空扔去,砰——一朵朵冬日的百合嫣然绽放,耳畔回荡着未散的音响,嘴里满是欢呼。大山馈赠的烟花,童话世界般的美好,我们总不愿错过的,这一场欢宴快乐。

学,在冬日最美,所以,她每每开放在冬季;笑,在雪上烂漫,所以,雪总因笑而更生美丽;山,是雪后童话,在笑中嫣然,所以,山里总会有一场散布欢笑的雪。

而如今,雪灯映然,夜风微醺,裹着重重思恋,把山前的小村染一笔墨色青痕。星空,也有了属于我们的爱恋。

节日散文 篇6

每每在一个节日来临之前,我总是满怀喜悦的期待着,内心溢满的快乐好像只能在这样的时刻,才可以合乎理由的释放出来。生之日,便是生日,呵呵,我喜欢把每一天都当作节日,从晨曦的第一道光到梦中香甜的呼吸,都能够让我陶醉。当然,在生之日又添加了特殊意义的节日,我更是欣悦万分,因为这些节日让我们怀念,警醒,让我们继承传统又让我们铭记历史,让我们毋忘过去又在喜庆中扬帆起航。

明天就是五一节,劳动者的节日。所有能得到法定假日的人们,都可以轻松的出游或者休闲的放松一下工作中的压力,但还有更多的人依然坚守自己的岗位上,默默的奉献着自己的节假日与家人团聚的机会,我们不得不对他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尤其是那些终年如一日辛勤挥汗滴的体力劳动者们。物有类别,劳有所酬。所有懂得付出而获取的人们,都是世间最最可爱的人。人与人之间应该彼此尊重,我总记得那张最温馨的图片:是小学课本里周总理与环卫工人握手并且亲切交谈的图片。一种体悯就是一种人格魅力,只有互亲互爱才能营造最和谐的强音与氛围。当你敞开怀抱时,你就能够拥抱到所爱的人;当你的思想站在一定的高度时,你就会看到世界的全貌。

很多时候,我觉得自己是个古套的人,喜欢那些最朴实的语言。例如刚刚进学堂,老师就念那黑板上边的条幅“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激励着我每天去学习,去更新自己的概念,积极乐观的生活,积极的面对所有暂时临近的困难与坎坷。我喜欢这句话,它像一面旗帜高高的飘扬在我的信念里,日复一日,也曾风吹雨淋,霜打雪侵,但这面旗帜却占据了生命的最高点更加鲜艳燎燃!

还有一句“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是那个激进时代的口号么?多么振奋人心哦!就如现在最流行的温暖语“手牵手,心连心。”我喜欢这话里暖暖的色彩,哪怕只是念一念,或是在思想中一闪而过,那都是一股暖流流向心窝。如果传递开来,真如聚沙成山,汇小滴而成江河,爱,才可绿野山头;爱,才可澎湃成海。一个人如果没有服务的精神,他就不会得到奉献的快乐,他就不会善意体谅别人的苦衷,更不会成为大写的人。

呵呵,弄得像沉重的思想教育课。我可是最不喜欢正儿八经上课的人,亲近自然总比死啃书本舒服多了,一切教义都在生活的细微中,一切美好都在山水的蕴藏里,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还有一颗活泼的心跳,就足够了!

鲜活的灵魂才是青春的标志。就让我们在这可爱的节日里挥霍青春的激情吧!那么,还等什么?让我们整理行囊,出发吧!向着明天,向着美好的未来!

节日散文 篇7

小时候,曾祖父常说,过了中秋,这一年又快要过去了,有时候,也说,离过年不远了。那时的我,不懂这话的深意。现在看来,这前一句话,是感慨时间飞逝,多少带有点哀伤,后一句话,是一种憧憬,因为过年是个团聚的日子。我不敢妄测曾祖父的话意。我小时候的记忆里,中秋没有团聚的概念,只有过年才是阖家团聚的日子。在今天,曾祖母和曾祖父离开十八年后的中秋夜,在这个人们挂在嘴边团聚却依然有大多数的人不能和家人团聚的日子里,我怀念我的曾祖母、曾祖父。

我的整个童年,都伴随两位老人家而度过。在我离开老家后的十八年里,对老家的能想起来的记忆,都和两位老人家有关。记忆中最早关于月亮的传说,也是两位老人家说给我听的。到现在,我依然记得,天狗食月,仙女坐在月光上,月光上的老公公,乘凉时抬头看明晃晃的月亮时两位老人家用蒲扇赶蚊子的夏夜,等等。

记忆犹新,因为记忆里都是苦难,都是贫穷。我对过年过节不甚喜欢,这也是小时候落下的根子。小时候的中秋节,是芋子可以吃的季节。在老家农村,过中秋的标准食谱时油炸芋包子,两斤猪肉。那时,炸芋包子是件幸福的事。因为穷,那时的家庭不像现在,10斤或更多的一次性往家里买油,那时只是供炒菜的油。在我老家,食油要到20华里在的圩市上买,一般都是一次买两斤三斤,吃完了,赶集时又去买两斤。因为没油更多一次性买那么多油。我的家庭是属于贫困中较贫困的。在我小小的年纪的心里,我总是可以觉察到,要过中秋了,妈妈总是不那么开心。对于妈妈来说,节日里,苦她自己可以,不能苦了老人和小孩。妈妈常为了炸芋包子的油发愁,也常为了两斤过节的猪肉而发愁。家里除了粮食,没油更大的收入来源,尽管妈妈很能干,每年养三四头猪,但一家人的开销,总是捉襟见肘,过中秋,要买油,买猪肉,还得靠养的鸡下蛋卖了,才有钱买油。也常有鸡不生蛋,蛋不好卖的时候,这时,要是曾祖母、曾祖父要是领到了红军抚恤金,总会拿出钱来置办节日的食材。但是,妈妈的心有多痛多难过,要强的妈妈从没说出来过。

小时候过中秋,芋包子和猪肉是必须要的,至于月饼,那是奢侈品了。而且,都是没陷的饼,能吃到的月饼类似于现在的桃酥饼。当我有能力买起饼时,我曾无数次想买到小时候吃过的月饼来吃,但是,我再也没有吃到那种味道了。

时间久违,我在时间中老去,在日新月异的时代里冲撞进退。但,对于小时候仅存的一点记忆却历久弥新,它随着时间的推移,融化在我的血液基因里,伴随着我的为人处世之道,我从没后悔和怨恨那些苦难和贫穷的生活,它教会我的,足以让我受用一生。

节日散文 篇8

清晨的风吹来了些许凉意,阳光透过破碎的云洒向地面。云谦逊的站在天空的角落,还是这阳光,如同墨迹般侵袭着云和这秋天的早晨。我时常在这样澄澈的时刻醒来。从中秋才开始的秋季昙花一现,人们还没来得及记住它的绵绵情意便早早夭折,秋季也成为了如同时钟手表一般的计时工具,所谓的秋天。纯正的秋,我一直以来把它当作是成熟的充满韵味的女性,她那曼妙的身姿躲着酷热的夏,留下那倩影的辙痕跨过静谧的每一个十月的早晨。可是在度过了二十个或冷或暖的秋天之后,在这样一个时间我说不出为什么会那样的默默颓丧着。乌云很快地集中在森林的黝黑的边缘,我仿佛就在飘着绵绵细雨的森林里,眼睁睁地看着那乌云势不可挡地压过来,直到喘不过气,接着雨点坠落下来,与我的手臂接触,寒冷随之而来,一直占据了我身上的每一个角落,仍然没有丝毫褪去的意思。透过寒冷,我觉得应该是自己和这个时刻有某种莫名的的桎梏,也就是为了不曾要求,不曾知道,不曾记得的小小要求。

桂花香,充斥着沁人心脾的味道,感染着每一个人,对这个季节忧伤渐渐在我身上平静下去,暮色又一次降临在在寂静的森林中,十一月的森林,挪威的森林。

绕过拥挤的人群,我向着一棵无人问津的小树走去,它只有一人半高,枝桠也刚刚伸展开,雨水还残留在叶子上,成了露珠,倒映出天空的一角。露珠落下与阳光的焦点邂逅的瞬间,就像划过一把竖琴,奏出天籁之音。一年半载后,小树会长高许多,再过几年,也就长成了一棵大树。流动的时间,我们感性的看作是树的高度,理性的看作是时钟的滴答;可是时间是变化的财富,时钟模仿它,却只有变化而无财富。而对于人来说,时间流过也会给人的各个部位带来改变,成长或者衰老,而最可怖的是,这一切都是千真万确的。

白色的胡子给人带来衰老的感觉,而我正好拥有。我们的各种努力认识和被认识对象之间总是横着一道深渊,无论用怎样长的尺都无法完全测出深度。我努力着,在这二十个春夏之间努力着,不知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流逝的时间。可是大部分时间里我们无法判断,正确的选择会导致错误的结果,错误的选择会出现正确的结果,在中间踟躇犹豫的我渐渐磨掉了原本的或者激情或者冲动或者那叫做青春的东西。抱怨,不满,但是我们把这个世界看错了,反说它欺骗了我们。努力过后得到的生活就是生活在生活的边缘。

不知道下一个黄昏在哪里,每天昼的终章,夜的序曲,弹奏了整天的钢琴落下最后一个音符。所有的期待成了黄昏后的又一次等待,等待着下一个黄昏的到来,带走谁的悲伤。

节日散文 篇9

春节来临,本来就繁忙的城市变得更加热闹和喧哗,城市里到处都是潮水般的人流。过多的人流似乎压得这个城市喘不过气来,城市里到处都有节日的气息,但更多的是城市沉闷的叹息。

年初一的下午,耐不住家里寂寞的我硬是拉着哥哥出来去逛街。本以为到了下午街上的人不会像早上那么多,可我们来到街上时,街上还是人头攅动,每条街道都是外出游玩的人,非常拥挤,我只好无奈地叹气。过年就是不一样,红红灯笼高高挂,到处都是张灯结彩的,把春节这个中国传统大节日映衬得更加多姿多彩。在无聊的闲谈中,我们不知不觉走到了繁华的步行街——中山街,那里更是喧哗和热闹,老老小小都身着节日的盛装,在街上悠闲地逛着,有些人还买了很多好吃的边走边品尝。这不禁让我联想到这应该是个富足的时代,人人丰衣足食,不会为吃穿而烦恼是呀个理想的时代。

但是,当我将走尽这条街的尽头时,我的心一下子绷紧了,一名衣衫褴褛的中年男子趴在拥挤的路中央,零乱的黑发遮住了他乌黑的双眸,但我仍然可以依稀看到他那张憔悴的脸。他的前面放着一个用来乞讨的铁罐,里面只有零零散散的几毛或一元钱。他一面爬着前进,一面用手推着装钱的铁罐,期盼路过的人能给他一点施舍。然而,路上的行人匆匆过,有的人甚至不瞥一眼就从他的身边走了过去,留下的只有呼啸的寒风。我感觉到我的心在颤栗,更多的愧疚和失落涌上我的心头,难道这就是我心目中的富足时代吗?一阵寒风吹来,把我心中构想的一切吹得粉碎。

很少支持慈善事业的我慢慢地把手插入我的口袋,想往他面前的铁罐里丢一点钱,可哥哥早已拉着我走出了老远。“别给他,小心是骗子。”哥哥边走边说。我无奈,心中只有惭愧和遗憾。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太大了,有时垂手可及的梦想却显得遥不可及。也许,就像沦落在路边乞讨的那个流浪人,就在眼前的帮助却得不到。不是他站不起来,只是我们的手抬得太高了。也许,只要我们每个人都放下我们的手,他就会慢慢地站起来。但是,纵使他的身边有千万只带有援助力量的手,都是匆匆而过,连一点爱心的空气也没留下。对于这些沦落在街头巷尾以乞讨为生的人来说,我们的手真的有这么高吗?在他们的眼里,我们的手真的达到了遥不可及的高度吗?当我门看到他们用颤抖的手向我们举起乞讨的铁罐时,我们还是无动于衷吗?古人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在物质文明日益丰富的今天,人们在吃饱穿暖之后,会不会想到还受冻挨饿在街头的人呢?也许,我们并不达,但只要我们拥有一颗济世的心,就足以让我们放下手,把他们拉起来。这不仅是一种爱心,更应该是每一个人发自内心的社会责任感。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向这些不幸的人伸出一只手,他们将和我们站在同一高度。

节日散文 篇10

“新的一年”无论对小孩还是大人来说,都意义非凡。

除了代表新开始的字面含意之外,古今中外都一样的庆祝气氛,也让新年的感觉充满了喜悦、希望、期待、和终于能逃脱苦难的的心情,他给人一种一切都将会和现在“不同”的期许,也让所有人愿意在给自己机会往前奋战!我也是这样,喜欢过年,喜欢迎接新年,喜欢让自己很有朝气的计划明年的事物。

我也自认是个很乖、有执行力、赶作梦、计划和安排的小孩,从小到大,除了学校交代要写“新年新希望”的寒假作文题目之外,每次到了新年,我还会按照母亲的要求立下很多目标、计划、一堆的自我期许、和写上一堆无聊的标语,希望来年这些梦想都能达成。

但一年复一年,我的希望都没有达成,我的梦想、计划都没有实现,我想要的没得到、我想作的没完成,然后,在每个年的年底,我都有种焦虑,而且随着年纪增长,越来越厉害,总认为自己很失败,什么都没作、什么都没完成、甚至,我逐渐懒得去想什么新希望,反正现在也中年了,钱、压力、发展,这些都是比梦更现实的问题,我甚至在想,等未来有小孩,我再教他“作梦”吧~

由于课程的启发,近来我一直不断的以系统思考的方式质疑过往许多我不了解理由,却根深蒂固在执行、信任、甚至已经养成习惯的一些理念,尤其最近,年节压力再度让我情绪低落,面对未来发展的质疑,让我持续在想一个问题,也许无聊,但对我来说有很多意义,那就是所谓的“新年新希望”。

我开始有一种感觉,我会拿迎接“新年”来逃避“今年”,我用许多“明年的计划”来抗衡现在不想完成“目前的责任”这种心情。我得了健忘症,除了迎接新年,我似乎不打算回想,过往那一年我许过什么心愿,设下什么希望?有多少做到?有多少我早就遗忘?

于是,我重新问自己过往设定出来一样的问题:

今年你创造了什么奇迹?让你开心、有自信?

今年你挑战改变了多少?让你充满活力、让你能肯定自己?

今年你作错了多少事情?如果再来,你要怎么解决问题?

今年你有多少没完成的事情?为什么你不想面对这些梦想?是什么让你作不下去?

我承认我有缺点,但是我想要让我的优点更优,让我的特质更特,让我的好处更好,让我的日子更棒!

所以,今年的我,又设下了新的自我对谈方式,而当我努力的想出了某些心情之后,我感觉自己原来不是这样失败,我发现明年我应该还有很多梦想可以进行。

节日散文 篇11

每年农历的正月初一,是中国农历的新年。在中国传统节日中,真是一个最重要最热闹的节日。因为正是冬末春初,所以人们也把这个节日叫‘春节’中国人过春节有很多习俗。从腊月三十日起,人们就开始过年了。这段时间里,家家户户大扫除,买年货,贴窗花,挂年画,写春联做好各种食品,准备辞旧迎新。

春节前夕叫‘除夕’,除夕之夜,是家人团聚的时候,一家人围在一起,吃一顿丰盛的年夜饭,说说笑笑直到天亮。这叫“守岁”,除夕零点钟声一响,人们还要吃饺子,古时零点为‘子时’除夕子时正是新旧年交替的时候,人们在这时吃饺子,是取‘更岁交子’的意思。也是饺子名称的由来。正当午夜交正子时,新年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爆竹声震响天宇,这时屋内灯火通明,庭前是灿烂火花屋外是震天的响声把除夕的热闹气氛推向高潮,爆竹响声是辞旧迎新的标志,喜庆心情的流露。

大家放完鞭炮后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祭拜天地,迎神祭祀祖先。因各地习俗不同祭祖形式也各异,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祀拜祖,而大的多将祖先牌位摆在正厅,陈列供品,然后按辈分依次祭拜。孩子们最盼望的事也许就是压岁钱了,压岁钱是由长辈向晚辈发的。有的是吃完饭后向晚辈发的。更多的是集结在正厅,高呼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新年快乐,列队跪拜,而后伸手要红包,甚而跑到老祖宗的房里,大嚷特嚷:“压岁钱,压岁钱!”的家中老人还嫌不够热闹,故作小气,有讨价还价到围攻摸索,最后把老祖宗的红包挖出来,大家抢掠一空才呼啸而散。老人认为这只是新年事事顺利的好兆头。

过了除夕就是大年初一,从初一开始,人们就走亲访友,互相拜年。拜年时人们要说吉利的话。新春佳节时,许多地区的人们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尽烘托了喜庆节日的气氛而且也为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是一种非常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为它大多贴在窗上,所以人们叫它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的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的淋漓尽致,将节日的红火富丽。喜气洋洋,人们也会在屋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无论在过去还是的现在,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我国民间还守岁的习惯,守岁从年夜饭开始,这顿饭要慢慢的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要吃到深夜。我国春节文化内容是这么的丰富多彩,也是人们一年中最向往的,因为这时候可以和家人团聚。

节日散文 篇12

不是活在玻璃樽,不再用放大镜审视自己的悲哀。什么时候我竟学会不露痕迹地冷笑。那是在没有阳光流泄一地的午后,心己干涸,忘记如何哭泣的日子。那应是一个该铭记的节日!我忘了,我该记住的啊。

开着一个个连自己都觉得没意思的玩笑(我不会)。哪里奢望有人附和。不需要的,确切地说是不屑。

“我给你幸福!”

一定会有人傻傻地笑,但决不是我。指尖没了温度。有些承诺给的竟是别人一生的翘首以待。可惜,那署名是:来世的我!

昙花一现,只为韦陀,转瞬即逝。彼岸花等不来幸福。谁逼着谁背叛,谁去结又有谁来解?谁来把那千丝万缕的拖欠还清?

若真有来世,我做无名花只为自己开;做忘情树决不长在你必经的路旁。无论什么都不游戈过你的世界。

记得在校的话剧团里,幸或不幸地被选上。不愿意强颜欢笑,在那一出出不属于我的戏里,自主选择,永远情愿只充当那最出色的配角。可是在坠下的帷幕里黯然伤神的却是我抹不去的身影。

握在掌心的流年,是我的手太小了抓不住,它直接而显眼的落在跟前。

只怪我的心太小,装着那与疼痛拥抱的人。只能填下细细碎碎没有主人的莫名思念。

上帝站在我的面前,毫无商量地绝情地折下我的羽翼。“别忘了坠地那刻骨的痛!”转身,消失……那背影庄重肃穆,此时更透出残忍冷酷。

上帝左手的沙漏,右手的金币。我竟透支体力,从未如此卖力地将烙刻着‘幸福’的希望,往里投。可却连一丁点的回音也不曾留下。湮灭!湮灭……

时光的洪流中会错过许多再也得不到的美好!(哥在笑我啊哦)。

错过了什么?

宿命的陷阱,上帝设下荒诞的局。我不会飞翔却还懂得奔跑,有人纵情地跳下去,而我选择绕道!

在错误的地点,错误的时间受安排地相遇了。谁来驳斥,来世若再邂逅不是错误的叠加呢?

我惟一一次不被选择,这是错的吗?那就执迷不悟的一错再错!

不知从何时开始厌倦了选择,不知怎样进行一场名为‘人生’的审判。

心和心的对峙,冷气在这交集。

想与忘的敌对,记忆仍在撕杀。

若是携着幸福去流浪,谁来给我忘命的勇气!

等……

那一张张白卷在纷飞。那是空缺的生活。

谁的温存在煽动,谁的热情在怂勇。

我为冗长的曾经封尘,决心和喧嚣浮华做一个长久的告别!

节日散文 篇13

12月25日圣诞节已经来临,无论是走在大街上,还是人们的交谈中,这个洋节日再次被捧到了很火热,很疯狂的地步。大小卖场借洋节火爆促销、年轻人借平安夜、狂欢夜大肆挥霍,助推了“洋节”的火爆升温。

相比之下之后的元旦就显得格外冷清。元旦是一个辞旧迎新的节日,是人们盘点一年收获与缺失,总结经验与不足,以更加自信的崭新姿态开始新征程的重要节点。但随着大量西方节日的渗入,国人很快的被“西化”了,追捧的热情、向往的程度甚至超过了我国的传统节日——春节。

我国的传统节日被忽视,而洋节“味”越来越淡。不少人觉得我国的节日过于单调,少了洋节的浪漫和狂欢,太注重传统文化的熏陶,不够刺激。

这是一种错误的思想认识。从2008年开始,清明、端午、中秋等都被定为国家法定节假日,节日与假日融为一体。其目的非常明确,让国人重拾和复兴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清明、端午、中秋等节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历史背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把法定为节假日有利于弘扬和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掘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扩大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增强炎黄子孙的凝聚力。

我国的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十分厚重。每个不同的节日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民俗活动,为人民群众普遍重视。清明节是中华儿女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宗亲节日,又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的大好时节,是维系海内外华人思想情感的文化纽带。端午节既有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活动,又有祭祀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意义,有利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中秋节,月圆人更圆,象征着全民族的大团圆。

传统节日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蕴,如此丰富的文化内涵,历了岁月的考验和提炼,闪耀着民族智慧与民族精神的灿烂光芒。我们如何去挖掘、去弘扬、去继承。关键在于让全社会,特别是要让当代青年深入了解传统文化,自觉关心传统文化,增强自愿为传承传统文化服务的自觉,真正领会传统节日蕴含的民族情感,汲取古人的精神和智慧,使古老的传统节日为现代生活添彩,这需要多方面、全方位、深层次的宣传、鼓励与创新。

传统节日法定为假日,不是形式上的放假,是对传统文化的更好发扬,培养人们对祖国深厚的感情和对民族精神的升华,培养人们对传统文化内涵的认同,聚集复兴伟大中国梦的力量。如果缺乏文化自觉,洋节只能热度膨胀,传统节日只能更加枯燥泛味,放假的节日也只能让我们又多了一个购物节、狂欢节而已。

节日散文 篇14

记不得从什么时候开始,才对圣诞有了印象。那年,当附近村子里那个基督教堂上空,绽放着美丽烟花的时候,住在那个村子里的同学说:“今天平安夜,明天就是圣诞节了。”那是我第一次听到“平安夜”和“圣诞节”这两个词,第一次见到比较像样的基督教堂,美丽的小彩灯缀出了它的轮廓,大大的十字架,三个平行不等高的屋顶。

那时候,对于平安夜和圣诞节,我一无所知,后来,从英语书上知道,那是个西方的节日,然后,就只当它是个外国人过的节日而已,与我无关。然而,当那个年轻却特别能聊天的英语老师在课堂上神采飞扬的讲着有关圣诞节的事情时,我突然就特别向往,在圣诞节的清晨也能够收到圣诞老人在平安夜里,偷偷塞进我挂在床头的袜子里的礼物,希望能在家里也装饰一个小小的圣诞树,挂满美丽的小彩灯,放上一个小星星,然后等二天的到来,跑到树下,找那个属于自己的有着精美包装的盒子,不管里面的东西贵重或是廉价,都会是一个特别的惊喜,于我而言。这是个美丽的梦。

我问母亲:“知道耶稣吗?”母亲答:“知道,就是那个基督教主,后来钉在十字架上被烧死的那个。”我又问:“那你知道圣诞节吗?知道圣诞节理,人们都会干些什么吗?”母亲摇头,说:“我只知道,每一个星期天,村里那些信基督教的人们都会赶去附近的村子的教堂里做礼拜。”我用在英语课堂上知道的东西告诉母亲:“其实圣诞节就和中国的春节一样,是西方的一个重大的节日。”

我们住在小乡村,对基督教唯一的认识就是每到周末,那些信耶稣的人们就会背上或跨上一个小布包,去附近的村里做礼拜,只知道它也是个教人向善的教会,有个圣母玛利亚,还有个耶稣,只有这些。子夜弥撒,哈利路亚都跟我们没有关系。

上了高中,才知道,原来苹果真的可以卖到两块多一个,那些包装精美的苹果在圣诞节的前一天,被卖到了两块四一个。那天晚上,正在上自习的我们,心早已被外面绽放的烟花给引了去,课间的时候,我们兴奋的叫喊声,冲向了沉沉的天空。然后,第二天,一切一如既往。

去年,我离开了家乡,来到了这座美丽的古城开始读大学。终于知道了,在中国,把圣诞节也当一个节日来庆祝,已经很久了。圣诞节那晚,我穿过喧闹的过道,离开了那个充斥着各种兴奋声音的教学楼,来到了安静的操场上。坐在冷冷的台阶上,除了想起了那个在初三那年的平安夜,握着我的手说来年想退学的李小一外,望着西安这个没有烟花绽放的天空,遥想着家乡,还有那些淳朴的乡亲们。

节日散文 篇15

清明雨,汇成一条思念的河。清明时节,心里总是慌慌的、凄凄的、寂寂的,一种惶恐怅惘的忧伤。

不知什么时候起,天空下起了雨,淅淅沥沥的,浸湿了我的眼眶,浸透了我的衣衫,一滴滴雨水,穿过我寒战的躯体,汇集在我的心房,波涛汹涌,洋洋洒洒,汇成了一条思念的河。把我带到了生离死别的现场,那一幕幕一桩桩的往事,像风铃般,在我耳畔回响。难忘,铭记的殇。

微寒薄凉的北风从我耳旁掠过,呼啸摇曳,像是在呜咽,像是在咏唱:清明时节桃李笑,野地荒冢话凄凉。乌啼鹊噪昏乔木,阴阳两隔谁断肠。一声声哀嚎,一声声低泣,仿佛来自苍穹,仿佛在耳边回响。

我遥望天籁,夜幕,笼罩了一片有生机的气象,黑丝绒般的夜空中悬挂着颗颗闪烁的星星,像是一滴滴晶莹的泪滴,颗颗璀璨,滴滴欲坠下。像是在诉说一个个遥远哀婉的故事,声泪俱下,痛不可抑。

我仿佛看见千里之外,荒凉的枯山峻岭旁,百坟拱起,千碑林立,烟雨笼罩了万家冢院,荆棘杂草凄迷在肃穆的墓碑旁,断魂哭泣的人们,跪倒在祖先旁,燃起一炷香,点燃心中无限的哀思和惆怅,许上一个个心愿,让天地永存,让死者安息,让活着的人们,背起行囊,不辜负前人的重望。

母亲,女儿不孝,到不了您的身旁,就在这十字路口,能够通往天堂的方向,点燃心中的思念,把我心里滚滚的思念之水向您流淌。

风潇潇,飘荡着浓浓哀思,雨绵绵,淋漓着靡靡悲情,我划亮手中的火柴,幽兰的火苗,迅速在寄托中蔓延,冥币飞舞,火焰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像是我心中滴落的泪滴,重重地敲打着我的心房。

祭拜的香火在半空中袅袅升起,直达我遥望的方向,母亲,您在天堂,还好吗是不是一样在把我们牵挂,母亲,在凄寒霜冻的夜里,别忘了把棉衣穿上,母亲,有爸爸的陪伴,您们的家园,是不是阳光明媚,灿烂辉煌。

母亲,我思念您,我把思念的苦水,汇成了涓涓的河流,在夜色里发光,我把思念的甜蜜,酿成醇厚的米酒,散发着醉人的芳香,我把思念的旋律,谱写成一首歌谣,在寂静的深夜为您歌唱。

月光下,清明的细雨,像是串成窜的珍珠,纷至杳来,远远望去,像是密密麻麻的银线,在天际闪耀,犹如积蓄在我心头,无限的想往。剪不断,丝丝缠绕,悱恻心田。

雨缠绵,风哀泣,任凭狂风暴雨,母亲,我也跪拜在您幽魂的面前,任眼泪滂沱流成河,依然向您诉说着我无尽的缅怀和思念。看着冥币一点点化为灰烬,我不忍离去,不忍离开您的身旁。

节日散文 篇16

一年一度的“六一”儿童节到来,这一天属于孩子们。顾名思义,儿童节是为天下儿童设立的。如何把“六一”儿童节过好,让孩子们开心愉快是中心工作,也是家长与教师们应该做好的事情。

孩子是家长的寄托,是祖国的未来,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所以,设立一个特殊的节日来纪念则拥有不同意义,它激励孩子们积极向上,勇于担当时代重任。每个孩子都期盼这一天,在这一天打扮的花枝招展,如绽放的葵花一样绚丽多彩,洋溢出人生的魅力无限。的确如此,人是从儿童时代走出来的,靓丽的人生从这里起步,人生的梦想在这一刻插上翅膀,憧憬着美好的未来,阔步走向自己的美好未来世界。

看着沸腾的校园,彩旗飘扬,歌声嘹亮,……让我们情不自禁地想起童年时代,身上背着简陋的书包,穿梭在家园与学校的道道上,每个学生的服饰都不一样的,这里展示出一个个家庭的经济现状,……但是,那时的孩子与今天孩子一样,渴望“六一”儿童节的到来,因为这个节日属于自己。步入学校的孩子更渴望在庄严的少先队队旗下佩戴上鲜艳的红领巾。因为,孩子们心中有一个向往,期盼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少先队队员。老师告诉我们说,红领巾是国旗的一角,是伟大祖国的象征。所有的孩子都是这样的心愿,那样的迫切那样的渴望,成为优秀的少年儿童,愿做祖国未来的接班人。加入少先队,佩戴上红领巾是孩子们“六一”儿童节心中最大的愿望。

今天,孩子们穿着整齐的统一校服,在现代化教室里读书学习,真的非常羡慕。上学国家免除学费,还给补贴,这样的事在过去想也不敢想象。今天与过去真是无法相比了。时代不同了,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这一切给学校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让学校焕然一新,朝气蓬勃。今天的孩子幸福地生活在这样甜蜜的时空中,衣食无忧,应有尽有。上学有家长来回接送陪伴,在学校里有老师们精心呵护关爱。今天孩子们的积极进取心不减当年,朗朗的读书声,孜孜不倦的追求,期望在理想的天地里学业有成,早日投入社会建设大军中,这一点值得赞扬。

“六一”儿童节属于你们,亲爱的孩子们!衷心祝愿天下所有的孩子们节日快乐,开心。我们愿为孩子们保驾护航,促使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在优美的校园里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每个家长与辛勤的园丁们期望满园的小树茁壮成长,成为国家发展建设的栋梁。

节日散文 篇17

新年,冷冷的空气,或许,她是在考验人们的耐心和韧性吧!

起床后,我看了看时间还是8点多。冬天如果不上班我会赖在床上迟迟不愿起来。今天如果不是听到孩子们在楼下喧闹着,这会儿我肯定还赖在床上。

当我拉开窗帘,不由得惊喜,新年领着雪姑娘正与孩子们一起在玩耍,看孩子们那高兴样,你追我赶,堆雪人,打雪仗。连青山也被孩子们的欢笑声震荡醒了,回音着孩子们的笑声。

一场瑞雪白了青山,厚了旷野,我仿佛看见麦苗笑了,看到农民笑了:“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2013年的丰收已经被这图景画成。

天空灰蒙蒙的,雪从天空中徐徐飘舞着,恍若白衣仙女,纯洁淡雅。又如柔情似水的女子,温柔缠绵,风韵十足,美丽而不张扬,千般柔情在空中飘飘洒洒,萦绕不绝。那情调,总是那么气定神闲,柔柔地飘向人间,让人们的热情去点燃,让人们走入她的内心。此时,我真想穿件白色衣裙,和雪融为一体。或是,戴个花环,携把古筝,席地而坐,与雪和鸣,直至融进彼此。

看那雪花,蒙头转向地在空中翻飞,就像当年初涉世事的我,在寻找一个属于自己的最佳点。随着时间的流逝,那些年少时的幸福与快乐,热烈与执意,恍然一念间都已成为记忆。童年在父母的呵护中,唱着欢乐,唱着天真,成长中的我是最幸福的。童年时,经过自己的努力,取得好成绩,得到老师和父母的表扬时,那时的我是最幸福的;少年时考上一所好学校,没辜负老师和父母的希望,看着他们开心时,那时的我是最幸福的;后来有了一份好工作,看到同学们羡慕的眼神时,那时的我是最最幸福的。虽然其中也有辛苦,也苦恼过,消沉过,但想想,在人生的道路上,谁能避免不会碰壁?不会走弯路?有的还甚至遍体鳞伤呢!我认为自己是最幸运的,也是最幸福的女子。通过这十几年来的努力学习和拼搏,我终于能报恩社会了。

走向社会后,才体会到我们每个人都在为生存而奔波,为理想而拼搏,你争我夺都想拼个你我高低,算是偿过了人生的滋味,因为这些,有时会让自己无法释怀那份轻松的心情。看看这纷纷扬扬的雪花,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宛若一朵雪花,或早或晚都要融入这变化纷纭的大千世界里去。那么我要追求什么?我问自己,仔细想想,其实很简单,只要幸福快乐就好。对于功名利禄、炎凉荣辱,终归如雪,迟早都会慢慢地化去,杳无踪迹。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