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中心励志文章

节气芒种的微信文章

本文已影响 3.33W人 

导语:芒种的到来,预示着农民要开始忙碌的田间生活,所以“芒种”又称“忙种”,下面是节气芒种的微信文章,欢迎阅读。

节气芒种的微信文章

  篇一:节气芒种的微信文章

今日是“芒种”节气,农谚说:“芒种忙,三、两场”,此时正是中原“三夏”农事最繁忙的季节。

农民们正在夜以继日地劳作着,恨不得每天把时间和人都撕成八瓣儿来使唤。田野里,麦浪滚滚,人欢马叫,人们以最快的速度,收获着一冬一春孕育而成的果实、播种着夏天黄金般的种子、耕耘着春天栽植下的秧苗、管理着秋天丰收的希望。

首先是“夏收”,也是“三夏”最繁重的任务。自从农村实行“大包干”家庭联产责任制30多年以来,夏粮总产占全年总产的60%以上,保证夏粮大丰收无论是国家、集体还是个人都将是全年粮食生产,乃至“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农业是基,粮食是本”。俗话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夏季小麦吃全年,秋季丰收好花钱”是广大农村农民生活的现实写照!所以,夏粮丰产丰收、颗粒归仓的意义显得尤为重要。每逢“夏收”时节,各地人力、畜力、物力、财力一起上,互帮互助、争日抢时打歼灭战。党和政府也会牵头,让农业农机等部门打破区域界线,组织大型联合收割机全国会战:农机手千里沃野,转战南北,日以继夜、协同作战,农业机械化的巨大作用发挥到极致!过去麦收、打场需时半月甚至一月,现在最多一星期,场光地净,颗粒归仓,时代真的进步快啊,农民们丰收的喜悦啊甭提啦,由衷地感谢党和政府的英明领导!

其次是“夏种”。农谚云:“春争日,夏争时”,关键是突出一个“抢”字。在中原地区,抢种的大宗粮食作物主要是玉米、大豆、水稻及小杂粮,大宗经济作物主要是花生、芝麻、棉花、药材等。麦收时节,往往会下大雨,有的年份也会阴雨连绵,或者只下小雨,所以,夏收过后必须立即抢种秋季作物,这关系着农民的全年钱袋子的大问题。只有趁墒抢种,保证一出全苗,才能为下步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过去由于全靠人力畜力,天不作美 的话,“夏种”需半月到20天时间,现在,机械化程度提高了,一周时间就可搞定,还能保证播种质量。

再之是“夏管”。农谚说,“三分种,七分管”。种是基础,管是关键。“管”,主要是搞好田间管理。抢时种下的庄稼要耕耘除草、剔苗间苗、施肥浇水、整枝打杈,环环相扣,马虎不得。“只有一分辛勤耕耘,才能换来一分收获”。不是吗?你看:在繁忙的夏季,农民们头顶着烈日,脚踩着烂泥,肩扛着锄头,挥洒着汗水,披星戴月,风餐露宿。在广阔的田野里,在山脚的土块里,他们不管是刮风下雨,天阴天晴,还是日日夜夜,祖祖辈辈,像呵护自己的孩子们那样,精心地侍候着庄稼苗儿。个个念想着,到秋季五谷丰登,家家都有个好收成;人人期盼着,到秋季硕果累累,户户都过上个好日子!

由此可见,我国流传至今几千年的二十四节气歌是很科学的,这里我不妨再赘述如下:“春(立春)雨(雨水)惊(惊蛰)春(春分)清(清明)谷(谷雨)天, 夏(立夏)满(小满)芒(芒种)夏(夏至)暑(小暑、大暑)相连, 秋(立秋)处(处暑)露(白露)秋(秋分)寒(寒露)霜降 ,冬(立冬)雪(小雪)雪(大雪)冬(冬至)小(寒)大寒, 上半年六(每月6日)、廿一(每月21日),下半年八(每月8日)、廿三(每月23日), 最多不差一、两天(指阳历)。”而今日所云“芒种”,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按农时四季每个节气都有自己独特的意义,当前,对农村工作农业生产农民生活仍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此文旨在告诉世人不能忘记几千年老祖宗留下来的传家宝,明确每个“节气”的意义,珍惜大好时光,抓住并充分利用好农时节令,为“三农”服务,为国家早日建成小康社会而鼓与呼!

  篇二:节气芒种的微信文章

芒种有两种含义,一是这时的麦类等有芒作物均已成熟,田野间呈现出“东风染尽三千顷,折鹭飞来无处停”的景象;二是人们通常会在这个阶段忙于夏收、夏种和夏管,俗称“三夏”。也就是说,芒种的到来,预示着农民要开始忙碌的田间生活,所以“芒种”又称“忙种”,农谚说,“栽秧割麦两头忙,芒种掌灯夜插秧”,很形象地说明了芒种的“忙”。

小时候,我们村的地是很让外村人羡慕的。村北有坡地,可种红薯;堤内有水浇地,可种小麦、玉米;堤外是河滩地,可种谷子、花生、大豆、棉花等,离河更近的地方还可种水稻,好像什么都会种。可人们往往只注意收获的幸福,而忘了耕种的艰辛。每年的芒种前后,特别是这时候下了一场及时雨,那种忙简直让人们走路都得快步如飞。

在众多的粮食作物中,小麦、玉米是最重要,也种得最多的。以前是收完小麦后再种玉米,人们忙不过来,我记事的时候,不知谁发明了一种“A”字形的撑竿,是用两根长竹竿做成的。它可以顺着麦垄平插进去,把麦秆撑开,人们就可以很方便地种玉米了,这样在收麦前玉米就已种好,减轻了收麦后繁忙的程度。由此可见,最伟大的发明还是来自民间。

种其它作物虽然没有那么麻烦,但为了以后吃、用方便,人们还会尽量种得全一些。收麦子都已经够累的了,但人们舍不得喘息一下,就立即忙着备种,今天点豆、明天栽花、后天种花生……人们总是把时间排得满满的,常说的一句话也是“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啊!

就是都播种完了,接下来还要不间断地管理,薅草、打药、剔苗、灌溉等等,总之,芒种一到,还不仅仅是“忙种”,只不过管理不再那么忙碌罢了。庄稼人要想清闲,只有到了秋收以后,冬小麦种上了,才可以在家里享受一年的劳动成果,过几天晒晒太阳,悠悠转转的日子,但有时候在冬天还要兴修水利、加固河堤。现在想想,一辈辈的庄稼人在收获季节得到的幸福是多么地不易啊!

可是,短短三十多年过去,人们种地越来越多地使用机械,芒种变得不再忙了。特别是近几年,我们村开始城镇化建设,坡地建成了工业区,水浇地开发成居民社区,就是河滩地也盖成了几幢三十多层高的“某某花园”,引得不少城里人来这里买房。

如今,人们的生活好了,但“芒种”也只是挂历上两个平凡的字了……

  篇三:节气芒种的微信文章

昨晚小恋和我说:“寒哥,推荐你首歌听一下吧。”我问:“什么歌?”“风吹麦浪。”没想到今天晨起发现已经到了“芒种”节气了。是啊,风吹麦浪,孙俪甜美的声音伴着优美的旋律回荡在我的脑海中,久久不能散去。这样的时节听这样的歌曲最是应景了。想着这些,我不禁傻傻的笑了起来,似乎我总能把一些看似毫不相干的事情联系到一起,并找出子丑寅卯来。也许性情使然,或许本心向善,而这也许就是我一生注定抛不开的信仰吧。

——题记

周礼》云:“泽草所生,种之芒种。”这就是“芒种”一词的出处了。“芒”,指代一些有芒的作物,诸如小麦、大麦等,而“芒种”,就是说这些有芒作物已经成熟,可以收割,另外“芒”完即“种”,晚稻、黍、稷等夏播作物也将开始种植。一边急着收,一边忙着种,“芒种忙忙种”。春争日,夏争时,过了这一时节,就真正要“绿叶成阴子满枝”了。而此时,梅子成熟,雨水渐多,江南一带也真正进入了梅雨季节了。

宋人虞似良在《横溪堂春晓》一诗中曰:一把青秧趁手青,轻烟漠漠雨冥冥。东风染尽三千顷,白鹭飞来无处停。一把青秧趁手青,正是芒种之“种”,而白鹭飞来无处停,正是芒种之“芒”,“芒”完了只剩麦茬,白鹭找不到了栖身的落脚点,这一诗生动形象的展示了一番芒种之景。

一入芒种,天气渐热,夏倦便也开始了。

最近百无聊赖,什么都不想做,便把《新水浒》重温一遍。鲁提辖拳打郑关西,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些经典桥段,虽是重温,却仍然激情不减。往事的牵扯,被流年洗礼过的记忆,在经历了春花秋月,夏雨冬雪后,便更增一份愁诚。

花和尚鲁智深,性情耿直,憨厚善良,但却也是铁汉柔情,粗中带细。闲看之余,不禁让我再次联想到《红楼梦》中所提的那一曲《寄生草》--“漫揾英雄泪,相离处士家。谢慈悲,剃度在莲台下。没缘法,转眼分离乍。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哪里讨,烟蓑雨笠卷单行。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鲁智深出山门,虽有万千愁,却总不能言,就像不愿当和尚却当了和尚,不愿出山门,却不得已而离开,英雄的落寞情结,无可奈何但又不得不随遇而安的境况淋漓尽致的表达在眼前。每一个坚强的人也总有脆弱的时候,打死镇关西,五台山削发为僧,当剃掉胡子的瞬间,鲁达的泪便流了下来。而身为观众的我,眼角也跟着酸涩起来。

林冲,堂堂七尺男儿,一腔热血,却被高俅陷害,家破人亡,直至忍无可忍的地步。带刀误入白虎节堂,野猪林几番险命丧,牢城营记下一百杀威棒,洪教头百般刁难,大火焚烧草料场,竟连挣扎着回家再见妻子的残愿也无法完结。水泊梁山受王伦排挤,偌大的天下竟无立足之境,可悲可叹。“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林冲的眼泪更多了岁月的无情,命运的多舛,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竟落得如此这般田地,真个要涕泪交加了。正像他在挑杀了陆谦、富安之后,发自心灵深处的那声惊天地、泣鬼神的呐喊:“此乃天理昭然,护佑善人义士,因为这场大雪压倒了草厅,让林冲躲进山神庙,才救了林冲性命,山神在上,林冲实在不愿意杀人害命,只是苦熬做梦挣扎得回来,屈沉在小人之下,林冲实在让无可让,忍无可忍,今日林冲何等扬眉吐气,光明磊落!”

挑杀陆谦、富安,火并王伦,终于出了一口恶气,让人心情畅快,但却也断了自己的退路,这就是豹子头林冲,真性情的热血儿男,只是天地难容,让人怎不惋惜感慨。

一夜北风紧,开门雪尚飘,大雪压塌了草厅,封满了山路,扯出万千飞絮,一望无际的洁白,遮天蔽日的火焰,还有那洒在白雪中奸人的血污,强烈对比出林冲这一让人无比同情和惋惜的英雄形象。那一曲“啦啦啦……”的旋律更是凄婉卓绝,让人热泪盈眶。

农历二月二,花朝节上,人们要迎花神。到了芒种,已是五月,“芒种蝶仔讨无食。”此时,百花开败,蝴蝶没有花粉可采了。所以,古时民间,人们多在芒种日举行祭祀花神仪式,饯送花神归位,恭迎夏君,也是为了感恩,期盼来年与百花再次相会。《红楼梦》第二十七回中,描写了这一尚古风俗。这天,大观园里的人们都早早起来,大家用花瓣柳枝编成轿马,或用绫锦纱罗,叠成“干旄旌幢”,而且都要用五彩丝线系,每一颗树上,每一枝花上,都系得满满的,于是,“满园里绣带飘飘,花枝招展,更兼这些人打扮得桃羞杏让,燕妒莺惭,一时也道不尽。”

在南方,正月开花的梅树,每到五六月,刚好结出梅子,此时,正逢雨季,“梅子黄时雨”,才有“梅雨”之说。而新鲜果梅,滋味酸涩,一般没法直接食用,于是,古代吃货们就发明了各种吃法。

《植物名实图考》里写:“乌梅以突烟薰造,白梅以盐汁渍晒。”清朝的食谱《调鼎集》中,记载的梅子制法,超过二十种。其中,煮青梅,成了民间习俗。采撷来的梅子与糖一同煮,或用糖与晒干的青梅混拌,浸出梅汁。而我们最熟悉的酸梅汤,古已有之,南宋有“土贡梅煎”的说法。《武林旧事》中说的“卤梅水”,可认作酸梅汤的鼻祖。

在南京的溧水县,人们还有泡青梅酒的习惯。每年4月底或5月初采摘青梅,把梅子放在家中阴干,到了芒种这天,将清洗过的梅子泡在白酒里,白酒一般选55度,以10斤白酒放3斤梅子、2斤冰糖为比例配方,泡一个月。这个民俗,和三国时,“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典故,颇有映照。

梅雨季节,阴雨绵绵,连日不绝,这是典型的南方天气。而芒种时节,这样的雨也是让人欢喜让人忧的。喜的是“种”,忧的是“芒”。种下的种子需要雨水的灌溉,而代收的麦子则需要晴朗的天气,所以必须赶在雨前抢收,而收后田地里种下的种子,却也只需要适宜的雨水,若过多,也就泛滥成灾了。

诗人范成大在《芒种后积雨骤冷》里写道:“梅霖倾泻九河翻,百渎交流海面宽。良苦吴农田下湿,年年披絮播秧寒。”这首诗绘出了阴雨连绵不止,河满沟平的景象,农夫冒着寒冷身披棉絮播种插秧忙的画面。芒种时节,水稻、棉花等农作物生长旺盛,需水量多,适中的梅雨对农业生产十分有利;梅雨过迟或梅雨过少甚至“空梅”的年份农作物会受到干旱的威胁。但若梅雨过早,或过多,长期阴雨寡照,对农业生产也有不良影响,尤其是雨量过于集中或暴雨还会造成洪灾。

24节气在古时候主要用于农事上,为农民种植收获提供参考,指导农业收成,“芒种”也不例外。而对于我这种来自农村,脱离了农业耕作的人来说,“芒种”的意义恐怕更多的就是对于小时候的一种追忆了。

而现在,这些节气的更迭,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时光的老去,流年的斑驳。恰似这天空中飘洒的梅雨,淅淅沥沥地诉说那些不老的故事和在岁月中沉淀下来的一番感悟。而我在雨中惆怅,在晴朗的日子里品茗,在月明星稀的夜晚对酒当歌,静候岁月,默等流年,随遇而安,信缘随缘。

吴藕汀在《芒种》一诗中描绘了这样的一番景象:“熟梅天气豆生蛾,一见榴花感慨多。芒种积阴凝雨润,菖蒲修剪莫蹉跎。”盎然生机,勃发生命的律动。我喜欢这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

时光已走近六月,而杭城也将随着这份律动进入更为多彩的时节。六月荷花水上排,西子湖的荷花已经郁郁葱葱,含苞待放了,杨万里说:“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样的景象很快就会来到,而杭城两年,我也有幸能再次目睹这样的尊容,品味杨万里笔下的那份惬意情肠了。

走过西子湖的堤岸,漫步在杭城里的大街小巷,我与杭城结下的这份不解情缘不知会在哪一天因为分离而散场。而我苦苦寻觅的那份期待又在何方?看《新水浒》的时候,我在签名里感慨着写道:“若身逢乱世,我也愿做一个饮酒吃肉,仗义豪侠的壮士,不去管世间的那些鸟事。”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共叙一番兄弟情谊,聚义梁山,替天行道,铲除世间的所有不公。

可这终究是一个愿望而已,虚无缥缈。想起了一句话: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正印证了这一说法。《水浒》让人看到了世间的不公,《三国》让人学会了权术,年少看到太多的不公容易走上歪路,年老还学权术便会更加的老奸巨猾了。所以,于我而言,能够做到的,也只有炼心了,豁达看人生,平静过生活。

金庸曾在作品中写过这样的偈语:荤血摒除唯对酒,歌钟放散只留琴。更无俗物挡人眼,便有泉声洗我心。所以,我便也学着这份闲适之情来开解自己的惆怅,静候西子湖荷花的盛开。读一遍元好问的《骤雨打新荷》,品两杯浓郁芬芳的西湖龙井,便也算乐得自在了。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碧空云卷云舒。这恐怕就是我心的方向了。而这个节气即将过去,但这个日子必将会留在我的记忆中。

农历癸巳年四月廿七,芒种。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