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七年级教案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复习材料

本文已影响 1.87W人 

一、 复习目标与重难点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复习材料

1.掌握本单元的文学常识。

2.识记本单元重点字词的字音字形,积累成语

3、进一步了解作品的文化背景、了解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欣赏作品展现的优美画面,体会作者的美好思想。

4.巩固背诵本单元的现代文片段和诗词以及诵读欣赏中的几幅对联

5.复习检索书目,查检工具书,根据需要进行摘录,做读书卡片。

复习重点:目标1、2、4 ;复习难点 目标3、4。

二、自主复习

(一)复习提纲

1.熟记本单元的文学常识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彷徨》等;他创作的我国文学史上第一批篇白话小说是《狂人日记》。

沈从文,湖南凤凰人,现代作家。代表作有小说《边城》《长河》,散文集《湘行散记》等。

刘绍棠,中国现代作家,其获奖作品有《京门脸子》、《柳敬亭说书》等 。

艾青,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现代诗人,其代表作有《大堰河——我的保姆》。

2.熟记掌握本单元的字词(注音、字形、意思)。

归省 行辈 忌惮 撺掇 凫水 潺潺 怠慢 絮叨 蕴藻

屹立 家眷 漂渺 踱步 蘸水 茶峒 好事者 泅水 老鹳河

玉米糁儿 簸箕 烙饼 疙瘩 抠门 阖家 血渍 疙瘩鬏

嚼舌 栗 丫 黏 秫秸 低绮户 佞臣 无辜

3.背诵《社戏》中“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4.背诵《十五夜望月》、《水调歌头》,并默写。

5.背诵默写诵读欣赏中的六副对联。

6.正确翻译《十五夜望月》、《水调歌头》。

7.复习理解本单元各篇课文的内容及思想感情。

《社戏》是鲁迅先生的一篇小说,写了“我”十一二岁在平桥村夜航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生活经历,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副江南水乡的迷人图画,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充分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端午日》,作家沈从文凭着对湘西端午民俗的细致观察和深切感受,描写了龙舟竞渡和竞追鸭子的欢快场面,展现了茶峒人同庆端午的淳朴民风,表现了奋发向上、合作争光的民族精神。

《本命年的回想》是著名作家刘绍棠所写的一篇散文,作者回忆了京郊运河家乡过年的情景,表明了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乡土风味,歌颂了热爱生活、纯真可爱的父老乡亲。

《十五夜望月》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形象的语言,渲染了中秋望月特定的环境气氛,将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委婉动人地表现了对友人的别离思聚之情。

《水调歌头》表达了作者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全词情深婉曲,流转自如,以美丽的想象、明睿的哲理,创造出幽深高远的境界。

《我的思念是圆的》抚今追昔,想到心灵相通的挚友、骨肉亲人多年不在身边,有的已离世,于是心头渗入更深重的孤独和凄惨之情,然而诗人从容达观地写下这首诗,表达了对团聚、亲情、友情的珍视和怀想。

8.复习读书文摘卡的做法。

(二)、自主复习:1.按复习提纲复习教材。2.强化记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三、合作探究

(一)完成下面的阅读题,探究记叙文阅读技巧。

①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②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③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1.①段中与加点的“也许”有相同作用的词语是 ;③段中与它相照应的词语是 。

2.“那声音大概是……”中的“那声音”指的是①段中的 。

3.“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一句中的“他”指的是什么?

4.这段文字是从 、 、 等方面进行景物描写的。

5.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何作用?(请答在页面上方)

(答案: 1、似乎(料想、依稀) 果然 2、歌吹 3、宛转,悠扬的笛声 4、嗅觉、听觉、视觉、触觉5、比喻,形象生动的写出了船行速度之快,反衬出“我”急切看戏的心情)

(二)、训练诗词赏析:

阅读《水调歌头》,完成后面的练习。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1.给下列几句划分节奏:

明月见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阈,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2.本词中表达词人美好愿望的一句是 。

3.“起舞弄清影”中的“弄”字用得好在哪里?

4.谢庄的《月赋》中有“隔千里兮共明月”的诗句,与本词中的最后一句意思相近,但在意境上不尽相同,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弄”有“舞弄”、孤芳自赏之意,表明舞姿的不断变化,使人想象到舞姿的美妙。

4.前者是客观描绘了相隔千里的人共享月光的具体情景;后者是主观表达了希望亲人能年年平安,共享月光的美好愿望,更有对所有千古离人的美好祝愿,意蕴更为深远。

课堂小结:本单元围绕民俗文化这一话题,安排了四篇文章,让我们领略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希望同学们今后在生活中多观察,多阅读,积累更多材料。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