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散文

寻根问祖行散文

本文已影响 2.82W人 

再有十来天,2015年就将成为过去,“全国旅游年票一卡通”也将结束它的使命,成为纪念品。12月20、21日,果香为发挥2015“全国旅游年票一卡通”的余热,组织了最后一次“寻根问祖自驾游”。

寻根问祖行散文

一.广胜寺

广胜寺位于临汾市洪洞县东北17公里霍山南麓,我们从洪洞明姜镇出口下高速,就影影绰绰看到了广胜寺飞虹塔,似梦似幻,若隐若现,阳光穿过重重雾霾疲惫不堪地照在塔上,浓重的雾霾夺去了七彩琉璃的光华,只能看到灰不流球的塔矗立在山巅上。

广胜寺飞虹塔建于明代,是五座佛祖舍利塔和中国现存四座古塔之一,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留有工匠题款的琉璃古塔。塔八角十三层,高塔身青砖砌成,外表镶饰五彩琉璃,层层皆有琉璃出檐。各层檐下俱有琉璃花罩和垂莲柱,以及屋宇、楼阁、亭台、角柱、佛龛、门洞、枋心、花卉、人物、翔凤、狮、象等琉璃构件,门洞佛龛内置佛、菩萨、童子像,门洞两侧镶嵌琉璃盘龙、宝珠等饰物。下三层尤其精致,上绘莲花椅柱、佛像、菩萨、金刚盘龙卧虎、奇兽珍禽等色彩艳丽的图案。塔檐挑角挂百余个铁铃,在风中叮当作响,似在将谐和的佛音传向四方。塔身中空,内设"之"字形木质楼梯直通塔顶,楼梯陡峭,设计巧妙。

飞虹塔和赵城金藏、元代壁画,并称“广胜寺三绝”。广胜寺始建于东汉时期,分上下两寺,飞虹塔位于上寺,元代壁画藏于下寺。下寺在霍泉之滨,与山巅的上寺遥遥相对。下寺门外的霍泉还在日夜不歇的涓涓喷涌,滋养着洪洞七十多万儿女。据说1958年建截流槽时,槽中大小泉眼108个,现在只有5个泉眼出水了,这5个泉眼的出水量也比前几年减半。

泉边是祖辈洪洞赵城儿女祭祀霍泉神的水神庙,主殿为明应王殿,重檐歇山顶式,四周设围廊。殿内有明应王像端坐神龛正中,两侧有四尊童男童女侍奉着,塑工极为精美,衣饰合体,神态娴静,形象楚楚动人;龛下有四大臣泥像分站两列,其气色神态各异,面部表情传神。“广胜寺三绝”的元代壁画,就在此殿内。导游讲壁画有将近二百平米,东西两壁有求雨图和降雨图,神话故事,想像离奇。除此还有几幅很富有风土民情的卖鱼图、司食图、司宝图、打球图、下棋图等,画面上还有园林、村舍、街市以及各种人物、民俗,犹如元代社会的一个缩影,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尤其一进庙门东侧南壁上,有一幅反映元人戏曲的画十分珍贵和有名,它是中国发现唯一的大型元代戏剧壁画,画面上部是一幅横标,是书"大行散乐忠都秀在此作场",戏剧场面是一个戏班集体亮相,正中是班主"忠都秀"。十一个人物中,生旦净末丑,都勾画了脸谱,有的还挂了胡须,有的手持笏板、刀、宫扇等道具,有三种乐器演奏,击鼓、吹笛、拍板同登前台。这幅画反映了元代杂剧盛行时期的真实情景,是研究戏剧史的珍贵资料。水神庙山门是一座古代"过路戏台",每年农历三月三,这里都要请戏班唱大戏祭霍泉神。

令我感到好奇的是与水神庙一墙之隔便是广胜寺的下寺,可能是现在管理部门为了方便,在水社庙与广胜寺下寺的隔墙打一便门。参观完水神庙从便门即可进入下寺,来到下寺前佛殿。殿阔五开间,悬于山顶。整个大殿使用了人字大爬梁,构造奇特,用材经济。后殿是始建于唐开元年间大佛殿,现存建筑为元重修。大殿面阔七间,进深八椽,单檐悬山顶,殿内保存有元代塑像毗卢佛、药师佛、阿弥陀佛,及文殊、普贤二菩萨,是不可多得的珍品。下寺的山门是天王殿,面宽三间,单檐歇山顶式,远看重檐楼阁,檐下无廊柱,内陈设现代木雕十八罗汉及弥乐佛像等。

下寺到上寺可以开车上去,也可以登台阶上去,还可以从荆棘丛中攀爬上去。我等是虔诚地顺登级而上的。飞虹塔是现在广胜寺真正的一绝,上寺还有一奇特景观--几株黄色的柏树,那黄是佛教崇尚的那种明黄色,我以前见过的柏树也都是碧绿的,唯在这里看到了黄色的柏树,莫不是柏树日日受佛法熏陶也修成正果有了佛性?回来后在网上查阅资料,只找到2002年一则新闻报道:越南发现了新树种--黄金柏,不知道与上寺的黄色柏树是否同宗?

离开广胜寺,到洪洞大槐树旧址“到此一游”。移民时的大槐树已没了踪迹,现存的槐树同我等一样是当年的子孙辈了,为赶着去故射山,没进去寻那遥远的祖先,只在园门外合影算是留念。

二.故射山

姑射山,属于吕梁山脉,在临汾尧都区境内。相传为尧王夫人鹿仙女诞生地,因庄子的《逍遥游》中有“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之语而出名。走了好长时间才看到路旁沟边一堆残垣断壁,尘埃瓦砾,路另一边有些洞窟贴了对联,洞窟中塑有佛像,有香火供烛,但不见人影。在半山腰一洞中颂经之声,袅袅悠扬,听来应是有一播放机在洞中。此间庙宇由于道路需要怕是不会再修复了,公路从庙中过了。自此就算进入了故射山的仙洞沟,此洞窟可能为北仙洞景点之一佛兴寺。北仙洞景点还有云雾寺、王母阁等寺庙。站在佛兴寺废墟上,向沟对面望去,楼台亭阁琳琅满目、近在咫尺。

小时候听大人讲故事说,沟这边的人家和沟那边的人家每天闲话家常,但要到对面走个亲戚得走上几天。这回从北仙洞去往眼前的南仙洞,还真验证了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我们开着车从拦腰斩断沟的路上过去,都曲曲弯弯地走了挺长时间,在从前全靠骑驴步行坐马车,从北仙洞绕过数百米深的深沟大渠到南仙洞,可不得走上几天时间哦。

南仙洞的寺庙神像,远远多于北仙洞,有兴隆寺、神居洞、碧岩寺、观音阁和戏台等庙宇寺观,还有“洞房”的词源“天下第一洞房”,传说是尧帝与鹿仙女的洞房。南仙洞是姑射山仙洞沟的主要景区。这里山势峻峭、奇峰异洞、庙宇成林、苍松翠柏。亭、台、楼、阁,大小殿宇,多依山靠崖面沟就势构筑。这里儒释道三家不仅共居一山,还同处一室。观音阁内主塑观音菩萨像,两侧为文殊、普贤塑像,两壁四层悬塑有十二圆党、阎罗、罗汉、二十四诸天等,精巧玲珑,似从远古飘然而来。阁中还塑有送子观音、行年观音、韦陀、金刚及道教中的真君和玄武大帝像,佛道和谐共处。

最令我眼前发亮的是大雄宝殿不大的院落中那一院绿竹,嫩绿嫩绿的,绿得让人心疼,北方本少竹,在这寒冬深山里看到娇艳欲滴的翠竹,让我的心情格外清爽。

三.临汾古城

故射山探访仙人毕,天色已晚,我们夜宿临汾市内山西师大旁边一不起眼的快捷酒店。一行十二人中,有三人曾是师大学子,住在这里我们可以顺便回母校看看。师大的校门像搭起来的积木,一进校门的平房都摞起来成高楼,空出来的地盘做了广场,路两边高大的梧桐树与合欢树,换成了几乎各地千篇一律的云杉树。三十年前的教学楼、寝室、教工宿舍、家属楼依然在使用,只是早已物是人非,教室里坐着的是介于我们儿孙辈之间的莘莘学子。可以佐证临汾古城悠久历史的'城墙即将消失,校区北面把原来的临汾公园扩了进来,建了几栋教学楼。在新旧校区之间居然还标本似的夹藏着一排平房。本想到学生食堂吃早餐,再体验一回大锅饭的滋味,奈何才八点刚过食堂已打烊。

师大隔壁是临汾博物馆,其实就是设立在大云禅寺的文物保管所,当地人习惯管大云寺叫铁佛寺,因塔内有唐代铁铸佛头而名。现存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金顶宝塔、藏经楼,另外还有南北配殿、厢房等。主体建筑金顶宝塔方形六层,临汾县志记载“塔顶常有光,传有舍利子云。”我们去得太早,工作人员还没上班,展室未开,只在院里转了转。

临汾是一座有着4700余年历史的古城,是解放战争时期共产党攻克的第一座城池,为解放战争积累了丰富的攻城经验。三十年前临汾的街道两旁种满了各种果树,是有名的花果城,如今果树不知魂归何处。临汾更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是尧舜禹三代大帝的帝都。据传尧是最早钦定九州,统一华夏民族的先祖,是他开启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之门。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先祖,后人至西晋始便在尧的故乡临汾立庙祭祀,即是现今中华儿女共同的祖庙--尧庙。

数千年的风霜雨雪,尧庙历经苍桑,毁了建,建了毁。新近建的华门,是迄今世界最高大的门,号称“天下第一门”,华门广场有缩小了的天安门、金水桥;有气势宏伟长城造型用花岗岩构筑的千家姓纪念壁,有石刻尧钦定历法二十四节气图,有高大的石雕华表。

“五凤楼”算是尧庙里最老的建筑了,是唯一幸存下来的明清建筑。“五凤楼”亦称“光天阁”,意为帝尧之功德、光天下之明、兆万民之福。尧庙里另存的老物件,就是尧井周围的四棵古柏了,西侧两棵为“柏抑楸”和“柏抱槐”,即一棵柏树中间长出楸树,另一棵柏树中间长出槐树。每年四五月间,柏枝丛中盛开红色楸花,白色槐花;东侧两棵古柏,一棵叫“鸣鹿柏”,一棵叫“夜笑柏”。传说唐代在寝宫雕塑帝尧与夫人鹿仙女的圣像时,突然跑来一对梅花鹿在柏树下欢蹦鸣叫,故称此树为“鸣鹿柏”,至今它的枝丫树杈,长相酷似梅花鹿角。“夜笑柏”传言古时一僧人从印度移植而来,每年除夕夜晚,便发出沙沙之声,颇似人的笑声,故称“夜笑柏”。

四.丁村民居

丁村隶属于襄汾县,因旧石器时代的遗址被发现而闻名于世,丁村民居是借了丁村遗址的光,走入游人眼中的。

离村子还有几千米远,丁村的名片--上书“丁村”两个大字的新建仿古大牌坊便映入眼帘,牌坊下是宽阔的旅游大道。来到丁村,村民说遗址已没啥可看的了,遗物大都被转移走了,故没去遗址游览。

丁村民居,是典型的明清民宅建筑群,列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的有40余座。最早的建于明代万历二十一年,最晚的建于民国年间,历时近四百年。由于宗族的繁衍发展,民宅群按族支群呈东北西南向分布,分北院、中院、南院、三片组成。这三大群组以村中心明代建筑观音堂为领首,以丁字小街为经纬,分落于北中南三方,整个村的规划布局是一只乌龟的形状。这些民宅布局合理,建筑气派讲究、简洁大方、横径曲巷、院院贯通、连接巧妙,在建筑的风格上各有不同,虽具晋南建筑特色,但本人觉得没有晋中晋商民居高大上,没有晋中民居厚重雄伟的气势,没有晋中民居富丽堂皇的气派。丁村民宅各院落建筑布局不同,造型雕刻各异。以两层楼式四合院为主体格局,有单进、二进之分。厢房二楼都是矮小的阁楼,只能用于放置杂物和用作保暖防晒,与晋中二楼都可住人的格局不同。一般布局为正厅、腰厅、厢房、观景楼、绣楼、倒座、牌坊、门楼、牌楼等,在建筑构件斗拱、雀替、博风板、栏额、门楣、窗棂、影壁、匾额上,无处不点缀着浮雕、阴雕、阳雕的人物、鸟兽、花草、静物,有单幅雕、组雕、连环雕,巧夺天工,多而不繁,精美大方。其中一处房屋栏额雕刻,不是二龙戏珠,而是二龙戏羽翅飞人,不晓得是失误还是何意?丁村宅院大门多置“坎宅巽门”,门内筑影壁,没有晋中民居豪华的门楼,简洁的大门上方,几乎家家都刻吉语门楣,多为“坦荡”、“耕读”、“凝瑞”、“耕圃”、“居易”、“积厚流光”类。建筑物墙壁上钉满了用来加固墙壁的铁钉,有的兼做拴马环。最具代表性是成为“丁村民俗博物馆”的丁坤一支的五个大院和丁村文化陈列馆所占据的大院。

1985年建立的丁村民俗博物馆拥有民俗文物近万件,是中国第一个反映汉民族民俗风情的专题性博物馆。馆内以节俗、婚俗、礼仪、民间艺术等为主题,展示晋南地区汉民族的岁时节令、衣食住行、人生礼仪、婚丧嫁娶、民间书画、民间剪纸、民间木版年画、民间刺绣品,还有上过《舌尖上的中国》的丁村花馍、皮影木偶、宗教信仰等文物。

还有两处特殊的院落,一处是干涸的水池旁,带有类似阳台的大院,从外观看是一座两层楼房,二层也是可以居住的,二层后墙伸出一雕栏平台,可惜院门紧锁,不能进去看个究竟。还有一处大门上有门楼,远观楼阁上似神阁或祖祠。

丁村民居群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然而保护并不尽如人意,有不少院落只留下了临街的一面,内里早已坍塌毁坏,貌似现在好多创建文明城市的形象工程。

丁村人居住习惯与晋中人不同,晋中人居住以正房为首选,丁村人不住正房住东西厢房。丁村村民还在使用比较原始的鼎式泥炉烧柴做饭,走访了几户人家,都只有老年人在居住,家中昏暗脏乱,身上的衣服油光发亮,这种穿着改革开放前在农村很多见,因为那时穷,一身衣服要从春穿到冬,改革开放后还是第一次见到。村民这种生活状态,与村外气派的旅游广场和气势雄宏的大牌坊,极不相谐,好像不在一个时代。

五.汾城古镇

汾城古镇唐初为尉迟恭的封地鄂公堡,唐贞观七年县城由古城迁于此,名为太平县,民国时改称汾城县,解放后汾城县与襄陵县合并为襄汾县时,撤县建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多亏降格为镇,才会保留下来这么一个原汁原味基本完整的明清县治标本,让我们有幸欣赏到明清县城的模样。我们到来时正赶上汾城镇庙会,大街上商贾云集、熙熙攘攘,高低不同长短有异的叫卖声此起彼伏,刺耳的汽笛鸣叫声从被人流拥堵如蜗牛爬行的各色汽车里传出,我们一步一挪费了好大功夫才腾挪到古镇中心的古楼附近。

汾城保存较完好的古建筑还真不少,竟然还有专门的文物管理部门,这在乡镇一级是少有的。在城隍庙周围转了一圈,也没找到可以进去的地方,正当我们在庙外叽叽喳喳品评大街上所能看到的建筑物的瑰丽秀气、工世卓绝时,街上过路的大哥给我们提供个信息,城隍庙的钥匙在隔壁文物保管所的人员手里,感谢保管所的管理人员,略一交涉挺痛快地给我们打开大门,让我们尽情观赏。城隍庙山门对面,一座团形麒麟双龙纹琉璃影壁斑斑驳驳,两侧依稀可辨“生了死死了生生死不息,人化物物化人变化无穷”。一幅对联道尽了人间哲理。影壁外两边各立一双斗石质旗杆,山门侧立一过街牌坊,牌坊一面刻“监察坊”,另一面刻“翊镇坊”,提醒路人城隍爷坐阵在此,辅佐官员监督着你的一言一行。城隍庙内现存建筑山门、戏台、献殿、大殿、钟鼓楼、厢房、配殿等均保存完好。七架五间牌坊式山门,一进去顶头就一座过街戏台,戏台木构华丽别致,戏台对面大殿前出庑廊,廊前亭子的构造奇巧精艳、美不胜收!

过了桥就看到了社稷庙,庙临街的两面被新建的镇卫生院包围,内里都已经修缮完毕,但社稷庙还没有正规入口,要从卫生院住院楼的缝隙进去。现存主要建筑有献殿、大殿、钟鼓楼等,建筑虽不多,但层层飞檐勾连重叠、错纵交横,可谓玲珑奇秀、别有风味!

……

匆匆两日寻根问祖临汾行,探古寻幽,体味着不同时代的风格,领略了不一样的风情……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