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散文

大男孩的散文

本文已影响 6.84K人 

这里所说的大男孩123,是指90年代后出生的一族。他们都是农村打工族的后生。自打出生后就远离父母留守乡下,跟随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自由自便顺其发展,空巢老幼结伴而居,有其温饱生活,却无缘良好教育。

大男孩的散文

被称作留守儿童的90后,不乏有学习中的佼佼者,靠自身的努力入高中、进大学,脱离农门。与之相反,也有落伍者,早早厌学而辍学,或外出打工、或流亡社会。

他们虽然属于整个年龄段的沧海一粟,但这些个别中的个别,常常在初中阶段过早辍学,建筑工地他们不去,而隐藏于年轻男女混杂的工厂、酒店里,任由老板的廉价剥削,过着自食其力的“快乐”生活。那里也成了早婚、早恋、早育的摇篮,家长们也常因他们的早婚早肓而被牵着鼻子走,令家长偏离辕辙,只能乖乖地随着这些大男孩的意愿前行。

大男孩一

94年生,起初是结伴没明没夜地混迹网吧,初中期间开始辍学,儿子不愿意到城里跟随父母身边受束缚,父母埋怨儿子“恨铁不成钢”,便生气断了儿子的财源。儿子为自寻活路,15岁便开始浪迹天涯。北至京城,南至广州,因年纪小,豪华酒店跑过堂,地下工厂做过奴,挣钱不多,混个舒坦。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几年下来身无存款,到头来节日返程团圆时还得由父母寄路费。

孩子刚过18岁,就冲破“媒妁之言”的旧习,身后多了一个不离左右年龄相当的俏姑娘,乡邻间人前人后还恬不知耻炫耀说:“这是俺的媳妇!”“俏媳妇”的到来,做父母者不得不打肿脸充“胖子”,按当地习俗“见面礼”、“订金”一齐上。真乃出手大方,甚至还东拼西借按儿子的要求在县城买新房。

看着准媳妇一天天大起来的肚子,不得不草草为儿子办酒席待客,按乡下人的说法,这叫先完婚后登记。随后又马不停蹄地花钱找关系为儿子儿媳改年龄,办理合法结婚证。只要有了这张合法证书,儿媳妇生出的孩子才能顺理成章地入上户口,有了合法的入户,日后也就免遭计生部门以“超生(违生)”户为由三天两头进家“围剿”。

儿子的儿子的出世,年轻的父母升职为爷爷奶奶,身上的使命也随之升级,为了照看孙子,有一人不得不告别远离家乡的打工生活,自此,年纪轻轻的也变成了新生一代空巢老人。

大男孩二

现年19岁,父母双双常年在外打工,跟随爷奶留守家乡。因沉迷网吧误了学业,初中一年级就辍学,先后走南闯北,学会了吸烟酗酒。爷爷劝孙子别沾烟酒,孙子却让爷爷先去关停烟厂酒厂。打工几年虽身无存银,穿戴打扮却时尚潮流,黑头发变成了“红卷毛”、耳朵上多了几个洞眼,黄白相间镶嵌的几个耳钉格外刺眼。

随季节回家忙夏秋的父亲,突然接到儿子从远方打来的电话说:“我年底要结婚,赶紧给我盖像别人家的那那样楼房!”

父亲问:“还没有给你物色好对象,你咋结婚?离结婚的年龄还早着呢!”

儿子却说:“如今的年轻人找对象,有几个还会靠父母物色?俺媳妇说了,咱家盖了小楼就过门!”

父亲用商量的口气回话:“盖小楼咱家手头不宽裕,往后拖拖再说。”

儿子听到这话,毫不相让:“往后拖不得,再拖孩子都出世了!你们总不能让俺俩口子回去把孩子生进咱家的草垛里吧!?”

听完儿子的回话,父亲感到了事情的严重性,立刻着手备料,扒掉原有的平房,按儿子的要求在原址上开始动工兴建楼房。

小楼房落成,孩子虽然不到法定婚姻登记年龄,父母也要按农村的习俗,召集亲戚朋友欢天喜地的为儿子办理婚宴。天高皇帝远,有人管生育,没人管公认的结婚宴。

日后不久家添新丁,接踵而来定会有人上门罚“违生”。乡下人的习惯就是眼前的事只管办,日后的事走着瞧,捂不住时再说求爷爷告奶奶的花钱买平安也不迟。

大男孩三

现年刚满22岁的他,已经是一个3岁半女儿的父亲。几年前与女友在同一城市打工相识,女友怀上他们的孩子后,双方父母紧锣密鼓地为孩子办理完婚事。婚后的女友有孕在身,便留在婆家待产,男友则继续外出打工。

不久女友生了个可爱的女宝宝,村上的人欢天喜地吃完孩子满月酒席,孩子4月龄时,年轻的妈妈趁宝宝断奶期,也继续了外出打工的生涯,不同的是,这次他们没有去同一个城市,而是一南一北相隔千里之遥。

孩子留给了爷爷奶奶,之后的'日子里,年轻的母亲还时不时回乡下看望女儿,给孩子留下点吃的穿的又匆匆而去。而已经身为人父的大男孩远在千里之外,却很少电话问候,更不用说亲自回乡看望父母和女儿,甚至连一年一度的春节团圆也没有。

突然有一日,年轻的妈妈告诉婆婆:“你儿子在外又找了女人,而且还要回来与我离婚!”婆婆不相信,就打电话问儿子,儿子的回话得到验证。老两口气不打一处来,打电话放狠话,从千里之遥唤回了儿子,儿子则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带着新女友面见自己的父母,并与前妻闹得不可开交。做了妈妈的前妻没办法,只得抛弃女儿远走他乡。

父亲痛骂儿子喜新厌旧、伤风败俗,母亲则堵住大门不让新女友进家,僵持之下,大男孩拉上女友去了县城找前妻(自己女儿的妈妈)。到了县城,亲友说,朋友劝,也没有拉回大男孩的心,两个女人反而大打出手。这一趟不欢而散,成为没有结果的离别,来去匆匆当晚又双双踏上了去所在打工城市的列车。已经当上妈妈的前妻没法子,只得抛弃女儿远走他乡。

自从大男孩上次双双离家,至今已经三年有余却不给家里音信,年轻的妈妈在痛苦中等待,已经上幼儿园的可爱小女儿不住地向小伙伴们炫耀着“我有个好爸爸,我有个好妈妈……!”伤心的奶奶与小孙女为伴,整日以泪洗面,受尽痛苦的煎熬。

三个90后大男孩,他们虽不代表当今农村小青年的全部,但从中也可见一斑。他们曾经是留守儿童,也曾经是可怜的新生代,他们也曾经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缺少文化底蕴的他们,自打离开生他养他的农村后,很快融入各个大城市间,虽然生活在城市里的最底层,却有着适合他们自认为能够长期生存的新环境。

他们父辈靠打工改变了家庭一穷二白面貌,创造或多或少的家庭财富。依赖父母这点点财富,大男孩们丧失了奋斗与拼搏的动力,养成享受和惰懒,没有了自我约束的家庭观念,却有了单打独斗的精神;没有了乡情乡韵,却多了些潮流时尚;没有了那种家庭责任感,却有了我行我素的优越感。夏秋两季大忙,地里只见半老不嫩的长者,甚至还有弯腰驼背老者的身影,却不见这些被称作大男孩的影子,按他们的话说“种地没出息,小麦玉米能卖几个钱?”

说穿了,他们是厌倦了农村,适应了城市那种无忧无虑的打工生活。

写到这里,笔者对乡下生出如下感怀:

骂不行,打还疼;

未受苦,寄生虫;

少离家,城中行;

虽姓农,不识经;

今日良田无人问,

弯腰驼背勤耕种;

今日有酒今日醉,

任它东南西北风!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