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基础教学反思

语文《长相思》教学反思(通用5篇)

本文已影响 1.38W人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要有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教学反思能很好的记录下我们的课堂经验,如何把教学反思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长相思》教学反思(通用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语文《长相思》教学反思(通用5篇)

  语文《长相思》教学反思1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鼓励学生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与文本进行对话,是对话的基点。在教学中我挥动着情感的指挥棒,指引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感知文本、理解文本,通过朗读与想象解读文本,体验词人的情感,感悟词中的形象。

  1、在朗读中与文本对话,体味情感:

朗读是解读文本的重要形式,学生通过听(听老师或录音范读)、看(默读)、读(出声朗读)等途径,从整体上感受言语材料,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逐步感知与理解。在我的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了读的功能,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感受和理解文本,在教师的范读中启动情感,在朗读和想象中整体感悟。

《长相思》在声声朗读中被感知、感受、感悟,从读得“字正腔圆”到“有板有眼”,从读得“正确”、“有节奏”到读出“味道”与“感觉”,读出了征程的“画面”与故园的“情景”。当学生初步感受文本、读出味道与感觉之后,王崧舟在音乐声中用浑厚而富有磁力的声音范读课文,将直板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变成立体的有生命的文本,表现出词的精神和生命,启动了学生的情感。学生带着情感走进“征途”与“故园”,读出画面与情景。当学生融进纳兰性德的“生活”和“世界”时,王崧舟再次启动了他情感充沛的范读,强化学生的情感,链接学生的表象,形成生活画面,凸显人物形象。

“以情带读,读中悟情”是“情感派”阅读教学的立身之本。我认为,语文课上,既要给足时间让学生读进去,即用自己的思想感情读进去;又要给足时间让学生读出来,即把作者的思想感情读出来。《长相思》教学中,王崧舟既让学生带着“梦都作不成,觉都睡不好”的感觉朗读《长相思》,把这种感觉“读到词的字里行间去”;又让学生带着“长相思”的感觉朗读词,试着把作者身和心分离的那种感受、那种心情读出来。

学生在朗读中体验着情感、深化着情感,逐步由“感悟”到“感动”,感悟词人的理想与壮志,为纳兰性德保家卫国的精神而感动。

  2、在想象中与文本对话,感悟形象:

在音乐和声情并茂的范读感召下,学生张开了想象的翅膀,走进了纳兰性德的“生活”和“世界”,直接与词人展开对话。

学生们通过想象,感悟纳兰性德的“征途”──跋山涉水、辗转反侧、抬头仰望、孤独沉思,充满了远离与牵挂。在与“征途”对话后,通过问题将对话切换到词人的家乡和故园。学生在《琵琶语》的情思中,又展开了与“故园”的对话。在“故园”想象中,教师用舒缓的语调提示词人在家乡生活的多种可能,不断拓展学生对话的思路──学生们想象并感悟着家乡的美丽、温馨、安宁和祥和。

“但是,此时此刻,这样的画面却都破碎了,这样的情景却都破碎了!”通过想象,“进入诗人那个身和心分离的世界”,“身”和“心”的对话使学生感到征途的艰辛、战争的酷烈;两次想象的对比使词人倍感家乡的美好,亲人的温暖!

通过朗读与想象,一颗思乡怀故、感情细腻哀怨而又勇赴疆场、戍边卫国的高大鲜活形象生成在我们的语言和精神中。

  语文《长相思》教学反思2

放飞孩子的想象,可以激起更多的创作火花。这句话,在进行的古诗词教学中我运用了,受益匪浅。

对于学古诗,学生已经习惯于读读诗句、说说诗意,理解理解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样一节课下来,按道理说,学生已掌握得差不多了,但总觉得缺少些什么。细细想想,学生了解得只是表面的、肤浅的知识点,而没有真正地、深入钻进古诗句之中,因此学习起来平平淡淡。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在教古诗词三首时,我进行了尝试。前两首《泊船瓜洲》和《秋思》让学生进行想象,但效果不太明显。而最后一首诗《长相思》有两个地方让学生进行了想象,在帮助学生理解诗意的过程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长相思》中第一句中描写将士们跋山涉水行军的艰难,如何让学生去体会呢?我引导学生说“你们想象一下,他们的行军途中会遇到什么困难?”经过几分钟的思考,有的学生说他们的鞋磨破了几双,有的说他们的脚磨出了鲜血,有的还想到了在翻山越岭掉到了山崖,有的则拿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来对比……这些想象,使学生深切地体会到了当时在交通不便的情况下,将士们到边关应征的艰辛。

《长相思》中第二句中的“故园无此声”怎样来和将士们在野外露营对比来表现思念家乡呢?此时,我让学生闭着眼睛,想想将士们没有出征前在家里有哪些事呢?有的学生则认为:在寒冷的风雪之夜,儿女熟睡了,妻子在灯光下缝补衣服;有的则说一家老小正围着火盆说着话;有的说妻子和儿女盖着厚厚的、暖暖的被子做着好梦……学生的这些想象,是我没有想到,但我给他们提供了机会,那样他们的思维得以在更大的空间里得到充分的发挥。

教学《长相思》这首诗词,设计的两处想象,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了将士们行军之难,思乡之深,比起干燥无味地讲解诗意,强加给学生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我认为这是两种不同的效果。

  语文《长相思》教学反思3

生命是一个简单而又复杂的过程,简单得如草木一秋,落花飘零。生命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庄子的笔下,她是鲲鹏展翅搏击长空的自由;在杜甫的笔下,她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豪迈与忧思;在纳兰性德的笔下,她是戍守边关与思恋故园这层层叠叠的感伤累积成的厚重。

本课出现在小学语文第九册,五年级的学生情感体验与人生积淀还很单薄,如何让他们走进纳兰性德性德的心里,揣摩词人的情感,这是最为困难,也是最为关键的。如果按照传统教学一字一句地解释,必将此词弄得苍白无力,支离破碎。假如纳兰性德在世,定会感叹: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所以我在教学时通过朗读、揣摩、想象,感悟领会词人的情感,倾听他心灵深处的最强音。

其一,朗读,不是简单的语言文字的重复。从开始的初读、有节奏地读、有韵味地读,到品读、赏读、想象读、教师范读、入情入境的读,在读中升华情感。特别是教师关键时刻深情地诵读,真正地、巧妙地将学生带入一个玄妙的境界。

其二,调动学生心中的积极因素——当导演,这是他们心中梦寐以求的,最时尚、最喜欢的,哪个不跃跃欲试,撷取词中闪现的最珍贵、最打动人心的场景。那么这些就是孩子们对文本深刻的认识与解读,并通过语言的描述呈现出来,这就是我们心理学上所说的再造想象。

其三,再造想象不能算是最为彻底的激发孩子们潜藏心底的情

感,教学中我让他们经历创造想象的心灵历程:想象故园的亲人思念纳兰性德性德的情景,并且与词人面对面地对话,使纳兰性德性德所做的、所感受的、所呼唤的找到了真正的知音。

纳兰性德性德的生命是短暂的,然而他的生命却是最为厚重的,孩子们领略到了。

  语文《长相思》教学反思4

在“可解”与“不可解”之间寻求“和解”──《长相思》课堂教学反思浙江省杭州市拱宸桥小学王崧舟特级教师打着我的提灯,我找到了一个人:我。我观察他。从某种意义上讲,课堂教学就是一个“文本”。按照英美新批评派的观点,文本一旦完成,作者就已经死亡。在这里,对这一命题我权且做一次教学论上蹩脚的迁移:“课堂教学一旦完成,执教者就已经死亡。”我抛出这样一个观点,意在强调“课”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的自足的存在。当课被执教者演绎完成后,课的意义已经不再为执教者本人的意图所支配,“课”用自己的存在向每一位听课者言说它自己的意义。这个时候,不管你愿意与否,执教者只能将自己转换成听课者的角色重新倾听“这一课”的言说。基于这样一种观点,也就有了课后的王崧舟与课中的王崧舟之间的对话:我以为,王崧舟的《长相思》一课(这样的言说总有点怪怪的,人要抽身而出看自己,难!说不定哪天你就成了神经病)是在诗(词也是诗)的“可解”与“不可解”之间寻求着一种“和解”之道。诗是不可解的,但诗又是不得不解的,这就是我们面临的两难境地,抑或说是一种教学策略上的悖论。诗被卷入课程,既是她的幸运,更是她的不幸。语文老师的责任就是用自己的智慧和才情保护“诗”的存在,使她免于被拆解、被蒸发。在《长相思》一课中,我们似乎看到了王崧舟在这方面所作的努力。

一方面,我们看到了他对“诗是不可解的”这一命题的'艰难守望和维护。“诗”之不幸,就在语文老师漠视“诗”做为一种完形的存在。“诗”是一个极易被糟践和摧残的小生命,教学上稍不留神,我们就可能毁掉“诗”的存在。其毁灭之道,即在于将“诗”置换成另一样式的言语存在。诗是不能搬家的,做为诗栖居的言语形式就是她唯一的精神家园。从这个意义上说,“诗”像“树”,一挪就死。因此,一个有智慧的语文老师,教诗的最好途径就是不教诗。让“诗”凭着自己的言语存在说话,让学生直接贴在诗的面颊上感受她的诗意。

王崧舟的《长相思》,走的大约就是这样一个路径。保护“诗”,就是保护“诗”做为一种“完形”的存在,这种保护的最佳策略就是诵读。我们可以从“器”和“用”的层面上理解“诵读”,但那是远远不够的。我们更有必要从“道”和“体”的高度看到“诵读”对诗做为一种完形存在的本体论上的意义。诗活在诵读的当下,诵读保护了诗的存在,诗即诵读。于是,我们看到,在王崧舟的《长相思》上,不管学生懂与不懂,先让学生读了再说。让《长相思》在诵读中流淌,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读正确、读流利”的问题,这是对诗做为一种完形存在的深刻尊重和理解。

  语文《长相思》教学反思5

只有梦想,才能超越,才能摆脱平庸。——题记

看到这句话,鼓起我静下心来写教学反思的勇气。

想起今天要上此课,昨天就观了xxx老师的《长相思》,并相应做了些记录。边听边感叹,上得真好,早听就好了。王老师非常注重引导学生对这首词的朗读,读的次数非常多,读的要求与层次在不断提高,如果细数应该多种形式读了几十遍;老师研读教材、处理教材的能力真的是顶呱呱,这首词的核心内容被他囊括成两个问题:纳兰性德身在何方?心又在何方?直指诗人的内心情感世界。

当然接下来的闭上眼睛想象画面,练写作者的家乡又会是怎样的画面,叩问作者为什么不回家,继而领会他不是“轻别离”,而是保家卫国,重任在肩,如同剥笋一样,让大家看到诗人及作品的最本质,水到渠成。遗憾的是这堂课整整上了六七十分钟,而我的课堂只能四十分钟,移植,删减,取其精华,于是我信心满满地等待着上课铃声。

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

1、上课伊始,也学着让学生读,读准确,读出节奏,读出味道。(这是初读,多种形式,直至读准、读熟。我的指名读与齐读等在实际操作中没有把握好,不到位,读得还不够,因为还有学生读错。)

2、然后,我也像王老师一样问:“词读到这,你的脑海里边留下什么印象和感觉?”,这是学生对诗的整体把握和整体印象,学生答“对家乡的思念,梦做不成,觉睡不好”以后,老师接着说,把这种感觉读进去,读到字里行间。(读熟后的整体感受,再带着感受读。现实中,学生读得不够入情,没有读出自己体会到的;或者有体会的不多,还是有点流于形式。)

3、学生自学,同样像我上《渔歌子》一样,借助注释、插图,思考这首词大概的意思。我上《渔歌子》抛出了同样的问题,但是没有提炼,没有老师的深度引导,只停留在表面的字词句意思理解,而且这种理解是学生浅浅的,没有内化的,所以是失败的。名师就是名师,在这点上,他让学生反馈自学成果时,是提炼成两个问题:作者的身在何方?心在何方?这是老师深钻教材、巧妙处理教材的能力,也是我要花大力气补习的。通过这两个问题的解决,学生深刻领会到作者的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身心分离。老师再让孩子试着读一读那种身心分离的感受,并指名读。(更深的领会词意,再读出情感。学生两个问题解决,领悟到了,但是给读的时间还是不充分。)

4、老师配乐范读,学生闭上眼睛,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和情境?意在让学生走进纳兰性德的生活和世界。“睁开眼睛,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什么?你仿佛处在一个怎样的世界?”然后话锋一转,他的家乡又会是怎样的画面,在教师的语言创设情境的引导下,学生练笔。(此处省略,只让学生稍稍说想象到的家乡情景。)5、学生反馈家乡的鸟语花香,亲情暖暖,接着,王老师调控节奏一转,整个课堂的情绪一变,“但是这样的情景都破碎了,在这里没有……,有的只是——读词;没有……,有的只是——读词,没有……,有的只是”学生深情款款诵读《长相思》。(此处设计很好,学生对身心分离体会得更深刻,朗读的情感更饱满。此环节已经没有时间了。)

6、反问纳兰性德:“为什么要从军,不早点回家?”引出纳兰性德的其他诗句——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员月,引申到当时的背景,作者是康熙皇帝的一等侍卫,保家卫国,重任在身。再读《长相思》(联系时代背景体会词的感情。课堂上稍稍点到,觉得也可以了。)

诗词教学重在诵读,重在对其深厚情感的整体把握,老师看似有意引导步步深入,却又不露痕迹,这是最高明的境界。回首名师课堂,反思自己课堂,大体把握得还不错,但是需要加强的有如下几方面:

(1)自己研读教材的能力还要加强。加强自己的理论学习,多观名人课堂,多实践,争取每周上一节精心准备的好课,并撰写反思。

(2)课堂的反馈机制和调控能力还要多加磨练。

(3)还要加强自己的文学修养。

路是自己走出来的,望语文教学道路能够越来越宽广!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