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儿园教案

【推荐】幼儿园优秀教案范文合集十篇

本文已影响 2.49W人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优秀教案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推荐】幼儿园优秀教案范文合集十篇

幼儿园优秀教案 篇1

幼儿园稻草人教案可以通过故事分享,让小朋友们更加了解稻田中的稻草人这一生物,还可以和小伙伴们一起跳舞,感受舞蹈的魅力,体会到舞动的快乐。

  1 幼儿园稻草人教案:活动背景

孩子在参观农村的过程中,发现了稻田中的稻草人,都很好奇,用手去摸摸,并问这是谁做的?有什么用?给孩子讲了有关稻草人的故事,给孩子看了有关稻草人的flash。并想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孩子对稻草人的作用有更多的了解,从中提高孩子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表现能力。

  2 幼儿园稻草人教案:活动目标

1、会跳双圈扇子舞,能用肢体语言表现稻草人的动作。

2、练习在音乐的间奏处交换舞伴,尝试在间奏终止处做不同的稻草人造型。

3、感受音乐活泼的情趣,体会帮助别人的快乐。

  3 幼儿园稻草人教案:活动准备

1、人手2把扇子、人手一朵手花准备

2、准备《稻草人》的音乐、《秋天多么美》的音乐

3、《稻草人》课件准备

幼儿园稻草人教案可以通过故事分享,让小朋友们更加了解稻田中的稻草人这一生物,还可以和小伙伴们一起跳舞,感受舞蹈的魅力,体会到舞动的快乐。

  4 幼儿园稻草人教案:活动过程

1、在《秋天多么美》的音乐声中边唱边跳进入活动场地。

2、用谈话引出课题

秋天到了,看着成熟的稻谷,农民伯伯可开心了,可是有一天来了好多的小鸟吃谷子,农民伯伯很着急,你们有什么办法帮农民伯伯赶走小鸟,保护粮食呢?为什么要请稻草人呢?

3、学习舞蹈的基本动作

(1)幼儿自由创编稻草人的动作。

(2)引导幼儿创编赶小鸟的动作。

(4)请幼儿坐成一个圆圈,说说自己创编的动作

(4)教师用故事小结孩子创编的动作,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音乐。

(5)老师:稻草人赶走了身边的小鸟,发现其他地方还有小鸟,怎么办呢?引导幼儿学习9-10的动作,并提示孩子在音乐的终止处做出不同的造型。

4、幼儿学习舞蹈,学习交换舞伴

(1)幼儿自由找空地方和老师一起跳舞2次。

过渡:变换对行成双圈,面对面站好,引导里圈的幼儿在听到间奏音乐的时候要移动位置到下一个小朋友的位置并摆出一个造型,然后再和新的朋友一起跳舞。

(2)幼儿在圆圈上跳2遍,重点能根据音乐的变化做动作,变对形。

5、听着音乐完整地跳集体舞

(1)要求:注意动作的顺序和方向,能有表情的跳。

(2)跳2遍后结束。

老师小结:今天你们帮了农民伯伯的忙,农民伯伯可高兴了,要给你们奖励呢,放好扇子和我一起去拿礼物吧?(在音乐声中离开活动室)

  5 幼儿园稻草人教案:活动延伸

1、自己制作稻草人。

2、玩稻草人捉小鸟的游戏。

3、学习儿歌《稻草人》。

幼儿园优秀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理解故事内容,感受秋风、落叶和小动物的亲密关系。

2. 能大胆想象不同人物走过小路的不同情景。

3主动参与倾听.讲述.表演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配套挂图或(课件) 。创设情境(树叶小路)。

活动过程

1. 谈话导入

(1)师:(秋风起来了,秋风起来了,小树叶离开了妈妈。)小朋友门你们好,我是树叶妈妈,你们知道我的树叶宝宝去哪里了吗?原来这些树叶宝宝都躺在这儿呢!

(2)出示图片或(播放课件)。完整倾听故事一遍。

①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②故事里都有谁?

③我们再来听听看故事里的小动物走过小路都发出什么声音?

2.分段欣赏故事,进一步理解内容

(1)欣赏第一.二段。

问:听,什么声音?(学说:悉索悉索) 小刺猬在树叶上干什么呀?

(2)欣赏第三段。

问:看,谁也来了?(小白兔) 小白兔走过小路会发出什么声音?它在小路上干什么呢?”(学习词语:踢踏踢踏)

一起来学习小白兔跳舞的样子。

(3)欣赏第四段。

问:谁来学学小蚱蜢是怎么来到小路的?猜猜小蚱蜢会在树叶上干什么?发出什么好听的声音?”(学习词语:吱嘎吱嘎)

幼儿模仿小蚱蜢动作。

(4)欣赏第五段。

问:小刺猬对风儿说了什么?为什么风儿踮着脚尖轻轻走过小路?(幼儿一起学说小动物说的话)

3. 表演故事加深理解。

(1)师幼一起完整的讲述故事一遍。

(2)幼儿表演故事。出示树叶小路,(今天树叶宝宝也来到我们活动室,现在我们也来扮演小动物,在这条神奇的小路上走一走,如果你喜欢,可以轻轻地跟着说,也可以把小动物说的话用动作表演出来,看谁表演得最好)。

4. 扩展幼儿思维:除了小白兔、小刺猬、小蚱蜢,还会有哪些小动物走过小路?会做什么?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

教师鼓励幼儿充分想像,边说边用动作表示,如小猫等走过小路,它在树叶上做早操,幼儿模仿小猫做早操的动作,小鸭走过小路……

5. 结束活动

请小朋友扮演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在小路上走一走。

幼儿园优秀教案 篇3

1、 通过活动引导幼儿主动的观察周围事物的渐变过程。

2、能用各种方式来表现自己感受到的事物的变化。

2、 发展幼儿持久、细微的观察力和对周围事物的关心。

材料收集与准备

1、 师生共同收集有关事物渐变的图片、图书、标本及其它。

2、 幼儿园将电视机中播放的有关事物变化的节目录下来,制成录像带专辑,供幼儿观看。

3、 幼儿动手操作材料。(略)

4、 在家园通讯中,建议家长带领幼儿在大自然、生活中观察事物的变化,并丰富相关知识。

活动过程

活动一:系列观察,了解周围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1、 在园内、外散步时,引导幼儿观察四季树木花草的渐变,能用语言表达。

2、 通过自然角的种植、饲养,观察动植物的变化。

3、 从衣服的增减、感觉冷暖等活动,感受和领会气候的渐变。

4、 观察周围建筑工人的建造活动。

5、 观察马路上的汽车——由远驶近,渐渐变大。

6、 鼓励幼儿将日常观察到的事物的.变化或生活活动的感受随时告诉老师。(如月亮圆缺变化,杯中水渐渐被喝掉变少等)

活动二:小实验

1、 科常室活动中,引导幼儿看一看、找一找,“哪些东西是在渐渐变化的?”

2、 鼓励幼儿从多种途径收集有关事物变化的实验物品,在幼儿园进行实验操作。

3、 鼓励幼儿在成人的帮助下,从报纸、电视、图书、科常室等各种途径收集信息,了解相关知识。

活动三:我们的发现

1、设置悬念,引发幼儿思考:还有什么东西也是在渐渐变化的?

2、组织幼儿进行“什么在变”的信息交流。

(1)幼儿自选材料,用不同形式进行操作,来展现自己获得的信息。

(2)将自己的操作介绍给同伴,共同分享成果。

(3) 鼓励幼儿用较完整的语言来讲述自己的发现。

4、 引导幼儿将自己的发现用多种形式进行纪录,在主题结束时,将师生最终获得的各种信息材料,以展览会的形式(内容包括:图片展览、录像播放、小品表演、实验介绍)向家长开放。

幼儿园优秀教案 篇4

活动目标:观察画面、描述故事主人公的生气情景。

了解主人公的情绪发展过程,知道自我调节情绪的方式。

活动准备:幼儿活动材料第一册第8-15页。小熊、长颈鹿形象的毛绒玩具或图片。

活动过程:

一、你们有生气的时候吗?哪些事情让你生气?

1.我们一起听豆豆生气的故事。教师完整讲述故事。

2.豆豆为什么生气?他说了什么,他的哪些动作表现了生气?

3.你的玩具让其他小朋友玩一会儿,你会生气吗?

二、分段进行理解

1.教师讲述故事第1段至和第5段,并配合肢体动作和神情的表现。

2.引导幼儿仔细阅读幼儿活动材料第1册《豆豆生气了》前5页画面。

3.豆豆生气的时候,肚子里的一团火呼呼地冒出来。你能看出来吗?

4.豆豆生气得跺脚、喘粗气,你能看出来吗?

5.豆豆把枕头踢到了谁的身上?

6.枕头踢到小熊和小鹿身上,它们心里难过吗?

三、豆豆怎样不生气

1.结合《豆豆生气了》后三页画面,教师讲述故事。

2.教师抚拍、安慰毛绒玩具:别生气,别难过。

3.引导幼儿模仿教师的动作与言语。

4.豆豆深呼吸,“吸——呼——”又看看蓝天和白云,慢慢地就不生气了。

教师:我们也像豆豆那样深呼吸,想着天上的白云柔柔的,软软的。我们也就会不生气了。

四、我的豆豆

如果你是豆豆,你觉得这样做好吗?你会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让自己的妈妈来体会你的心情呢?

幼儿园优秀教案 篇5

活动一

目的:

1.引导幼儿对画面作有序的观察,初步理解画面的意义。

2.激发幼儿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准备:

《彩图婴儿故事100集》人手一本。

过程:

1.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书中的故事《大鳄鱼》。听了这个故事的题目,你是怎么想的?

2.引导幼儿带着问题逐页翻阅图书,想一想故事里讲了什么。

3.引导幼儿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

4.教师讲述故事,幼儿看书。提问: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

5.你们还有哪些地方看不懂?(对幼儿看不懂的地方暂时不作回答,以激发幼儿对下次学习的兴趣。)

活动二

目的:

1.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2.启发幼儿用较完整的语言讲述故事。

准备:

《彩图婴儿故事100集》人手一本,大图书一本。

过程:

1.引起兴趣。

上次我们看了《大鳄鱼》的故事,今天我讲故事中的一小段,请你们帮我从图书中找到那幅图片,看谁找得又对又快!

2.引导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①教师讲述图片内容(如图一),引导幼儿找出与之相应的图片。

a.你们为什么认定是这一幅?

b.你们怎么知道鳄鱼在说话?它在说什么?

c.你们怎么知道鳄鱼说要吃个胖娃娃?

d.你们从哪里看出猴子说话时很生气?

e.猴子是怎么对鳄鱼说的?

②教师分别讲述图片内容(如图二、图三),引导幼儿找出与之相应的图片。

a.现在老师讲的是哪一幅?为什么?

b.大鳄鱼是怎么骗小朋友的?小朋友见大鳄鱼要来吃他们,是怎么做的?

③故事里还有谁?猴子在干什么?你们怎么看出是猴子告诉大象的?

3.请个别幼儿讲述图片内容,其余幼儿寻找相应的图片。

4.请每个幼儿各自轻声地讲一遍故事。

5.请幼儿把故事讲给同伴听。

附:

大鳄鱼

森林里住着一条凶恶的大鳄鱼。一天,大鳄鱼说:“我今天想吃一个胖娃娃。”这话正巧被树上的猴子听见,猴子生气地说:“我希望人们打死你。”

大鳄鱼躺在木头上装作跷跷板。小朋友想来玩跷跷板,猴子看见了,大声说:“别玩,这是大鳄鱼!”小朋友听了连忙走开。

大鳄鱼又把自己装成一条长凳子。小朋友想坐在长凳子上休息,猴子看见了,大声叫:“别坐,这是大鳄鱼!”小朋友听鳄鱼飞快地向小朋友扑去。猴子赶紧跑去告诉大象,大象用鼻子卷起大鳄鱼,说:“你这坏东西想害小朋友,我今天不饶你。”说着就把大鳄鱼狠狠地朝远处甩去。

大鳄鱼被摔死了,小朋友忙说:“谢谢你们,大象、小猴!”几个好朋友在草地上高高兴兴地做起了游戏。

幼儿园优秀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学习散文诗中的对话,感知诗中优美的句式,并能进行简单的创编.

2,体验散文诗中小主人对妈妈的关心,了解妈妈与娃娃的依偎情感。

活动准备:

1,进场音乐《小树叶》、“大树妈妈”的课件、3棵大树

2,小鸟、松鼠、小星星的胸饰人手一份,小动物指偶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听《小树叶》音乐入场。

⒈导语:哎呀,秋天来了,许多树叶娃娃离开了大树妈妈,她感到非常地孤单、寂寞,那你们想想谁会来当大树妈妈的娃娃,来陪她呢?

⒉幼儿自由讲述

二、学习散文诗,理解散文诗的内容。

1,观看画面一

(1)提问:看看到底是谁来当大树妈妈的娃娃呢?(小鸟)小鸟会对大树妈妈说什么话呢?

(2)幼儿自由讲述。

(3)放课件。师:听听小鸟到底是怎么说的?

(4)幼儿学说小鸟的话。

2,观看画面二

提问:还有谁也来当大树妈妈的娃娃呢?小松鼠)那谁来学学小松鼠的话?

3,观看画面三

提问:咦,又是谁来当大树妈妈的娃娃了,小星星又会说什么呢?

4,完整欣赏散文诗

(1) 教师朗诵。师:老师还把它们说的话编成了散文诗,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2)欣赏散文录音后提问:你觉得这篇散文诗美吗?那你们想不想来表演一下呢?

三、幼儿表演,巩固散文诗内容。

1,幼儿自由选择角色

师:请小朋友把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轻轻地请到自己的身上,和旁边的好朋友说说自己拿的是什么。

2,分角色练习对话。

3,幼儿表演,并将小动物送到大树上。

四、感受散文诗中表现的内在情感,产生爱树妈妈的情感。

1,幼儿讨论:为什么小鸟、松鼠小星星来当大树妈妈的娃娃,愿意陪她呢?

2,提问:你们喜欢大树妈妈吗?你愿意为大树妈妈做什么?

五、创编。

1,小组讨论

师:秋天还有很多的小动物,它们也想来当大树妈妈的娃娃,请小朋友也去拿一个小动物,到大树妈妈的身边去说吧!

2,幼儿创编展示

六、萌发师生间的情感。

师:现在大树妈妈有了很多的娃娃,她很开心,老师妈妈也想有娃娃,你们谁愿意来当我的娃娃, 那让 老师妈妈带你们一起去玩吧。

幼儿园优秀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看三幅实物图列算式,学习2的加减法,认识加号、减号、等号(理解其含义)。

2、启发幼儿用一句话表达出一幅图的图意,注意用词正确。

3、学习书写加减法算式。

  活动准备:

教具实物图。

学具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

1、看三幅图,学习2的加法。

(1)出示图一。

“这三幅图说的是一件什么事,每幅图用一句话就可以讲清楚了。请小朋友仔细看,看完后讲给大家听。”“先讲第一幅,什么地方有谁?”(草地上有一只鸡)“再看第二幅图应该怎么讲?(又来了一只鸡)把第一、二幅图连起来讲。”“第三幅谁会讲?(一共有二只鸡)谁会把这三幅图连起来说?”幼儿个别、集体讲述三句话。“我们怎样把刚才的事记下来呢?草地上有1只鸡怎样表示?又来了1只鸡怎样表示?一共有两只鸡怎样表示?”幼儿回答老师边用数字记录。“用什么符号表示又来了呢?(+)用什么符号表示一共有呢?(=)”(指+)“这是什么符号?”(加号)“怎么读?”(加)(指=号)“这是什么符号?”(等号)“怎么读?”(等于)(1+1=2)“这算式什么意思?我们一起说说看。”边指数字、符号边讲述图意(对应如下):

草地上有1只鸡 又来了 1只鸡 一共有 两只鸡

1 + 1 = 2

“大家一起把算式读两遍。”

(2)出示图二。

“这三幅图说的也是一件事,谁会把每幅图用一句话说清楚?那用算式怎样来表示呢?”(1+1=2)

“大家一起把算式读两遍。”

2、看三幅图,学习2的减法。

(1)出示图三。

“那这三幅图讲的是一件什么事呢?先将第一幅图(草地上有两只小兔)。”“看看第二幅图谁会讲?”“到底是‘来了’还是‘走了’?你怎么看出来的?”“我们把第一、二幅连起来说一说,再想想第三幅应该怎么说?”“大家把三幅图两起来说一遍。”“谁会用算式来记录这件事?”

草地上有两只小兔 走掉了 1只小兔 还剩 1只小兔

2 — 1 = 1

“这个符号(—),你们认识吗?叫什么名字?(减号)怎样读?(减)这道算式叫做减法算式。”“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2)出示图四。

“这三幅图也是说了一件事,你能用三句话把它的意思说清楚吗?”“谁会用算式来记录的?”(2—1=1)“谁来说说这道算式里的每个数字和符号都表示图上的什么意思呢?”

二、小组活动

1、看图讲述含义,指导幼儿正确列出2的加减算式。

先看着图用三句话讲清楚含义,然后列出算式。

2、看分合式写数字。

3、依样填空格。

幼儿园优秀教案 篇8

【预定目标】

1、了解垃圾可以被人们通过许多方法处理或再循环利用,懂得垃圾分类摆放的益处。

2、能用自己的行动积极对待日常生活中的垃圾。

【活动准备】

1、请父母帮助幼儿一起收集回收垃圾、处理垃圾的照片或图片,让幼儿初步了解垃圾回收的知识。

2、垃圾分类回收箱实物和各种垃圾的图片。

3、水彩笔和铅画纸(人手一套)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了解垃圾的含义提问:(出示垃圾)这是什么?什么是垃圾呢?

小结:垃圾是指没有用,准备扔掉的东西称之为垃圾。

2、引导幼儿相互交流。

讨论:平时见过哪些垃圾?说说你看到的垃圾是怎么样的?能闻到什么气味吗?有垃圾的地方给人们感觉怎么样?垃圾对人类、动物、植物有什么影响吗?

教师小结:垃圾腐臭时会散发出难闻的气味,不仅仅破坏风景,侵占土地,使人们生活的地方越来越小,而且垃圾中还会滋生出病毒、病菌,招惹蚊虫,让人生病。

(二)基本部分

1、组织幼儿讨论:哪些地方会产生垃圾?(工厂、菜场、餐馆、办公室、超市、家庭等)

2、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产生了许多垃圾,那么垃圾到最后都跑到哪儿去了呢?(结合图片,请幼儿交流自己了解到的处理垃圾的知识。再结合幼儿的介绍给幼儿补充,纠正关于垃圾回收,处理的有关知识)教师小结:垃圾被倒入垃圾桶后,由环卫工人收集起来运走。大部分被埋到填整场,填埋场是专门把垃圾倒入一个地方,再用泥土把垃圾埋到里面。填埋场既占地方又不利于环境保护,有的垃圾送到焚化炉焚化,但焚化垃圾的时候会排出有害的气体。

3、出示垃圾箱图片。

教师:小朋友,你们见过这样的箱子吗?这样的箱子是用来干什么的呢?引导幼儿区别可回收和不可回收标志的垃圾箱。

教师:垃圾箱上有什么标志呢?你觉得哪个是可回收的标志?为什么呢?(启发幼儿找出可回收的标志)教师小结:有些垃圾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因为他们是用大自然中宝贵的材料制成的。可回收垃圾就是收回来后经过加工还可以做成其他的东西。

师:你知道垃圾中的哪些物品不能回收利用?为什么?应该怎样处理这些垃圾?(焚烧或深埋)4、出示垃圾分类的标志?

教师:刚才我们知道了哪些垃圾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哪些垃圾是不可以回收的,现在我们准备了可回收利用的垃圾。有可乐罐、旧报纸、汽水瓶、橡胶等等这么多垃圾。老师这里还设计了分类标志,我们一起来看看。

金属:这一类可回收物有可乐瓶、易拉罐、废铁等。回收后送工厂可以再生为各种金属物品。

纸张:利用旧报纸、包装盒、纸盒等做原料可以制成各种餐巾纸、纸盒等。

玻璃:水瓶、酒瓶等玻璃制品经过清洗,消毒后可以反复重复使用。

塑料:橡胶(如:酸奶瓶、废轮胎等经过加工可以制成其他塑料、橡胶制品)教师小结:回收利用废物可以节约能源,废物回收利用的越多,送往填埋场的垃圾就越来越少,把可再生利用的废品送到回收中心,可以减少污染。

(三)结束部分

1、出示各种垃圾图片,请幼儿判断所出示的垃圾分别应放入哪里。

2、引导幼儿设计有毒物品的垃圾箱。

教师:出示废电池,你们可知道这种垃圾是有毒害的,我们为它设计一个专用的垃圾箱,请小朋友们一起来设计一个有毒的标志吧!

教师小结:今天我们知道了哪些垃圾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哪些垃圾是不可以回收利用的,在平时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到垃圾,你们见到垃圾,应该怎么样来处理呢?(幼儿互相交流)活动延伸:

教师:小朋友们回家后和爸爸妈妈讨论一下,日常生活中哪些是由垃圾的再生材料制成的。

幼儿园优秀教案 篇9

幼儿区别和理解10以内数的单双数,一般要经过以下过程:第一对单和双的概念的了解,即知道一个物体为单,如人身上的嘴是单个的。两个物体是双,如一双手,一双眼睛。第二形成区别一组物体是成双的还是成单的技能。即知道一组物体如果两个数为一对,数到最后正好数完的是双数,数到最后还剩一个的是单数,并能进行实际操作。第三运用上面的技能区别10以内数的单双数。

区分10以内数的单双数是大班初期孩子的基本要求,传统的数教学方法比较枯燥。我就想如何将枯燥的数学活动与孩子的游戏相结合,并利用农村的一些乡土资源材料配合教学,激发孩子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因此我设计了这个“谁是单数谁是双数”的数活动,让孩子在玩竹签、两个、两个数竹签、找图片上的竹签数等游戏来感受单双数的概念,并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

活动目标:

1、运用已有的数经验探索区分单双数。

2、能运用单双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感受同伴间相互交流的乐趣。

活动准备:竹签、数卡、房子2幢、图卡若干

活动过程:

一、你争我夺(在巩固幼儿已有数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发现单双数)

1、 幼儿两人一组玩竹签,用数卡纪录每次游戏结果。

2、 幼儿交流:你和谁玩的?你们玩了几次?谁赢了?赢了几根竹签?

3、你们刚才上用什么方法知道自己赢了几根竹签的?还有什么其他的方法吗?

4、请幼儿用两个、两个数的方法借助竹签,数手中赢取的数卡,把能两个、两个数完的数字送到红家,把不能两个、两个数完数字送到蓝家。

5、和幼儿一起检查送的数字是否正确。

6、师小结:能2个、2个数完的数字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双数,2个、2个数到最后还剩下孤单1个的数字叫单数。

7、除了这些数字你还知道哪些数字是单数或双数?

二、分辨单双(联系操作材料进一步区分单双数)

出示图片,让幼儿判断图上的物体是成双的还是成单的。

三、寻单觅双(在生活中分辨和运用单双数)

1、请幼儿寻找自己身上或教室里的单双数。

2、看PPT,寻找生活中的单双数。

幼儿园优秀教案 篇10

 目标

1.理解故事情节,了解螃蟹的特点及其与各类工作的关系。

2.感受小螃蟹找到合适工作后的快乐心情。

准备

1.小螃蟹若干个。

2.小图片若干:小螃蟹、图书馆、饭店、食品店、医院、服装店、卖肥皂的商店;袋鼠、大象、青蛙。

3.故事磁带。

 过程:

1.观察螃蟹。

――出示小螃蟹,让幼儿观察螃蟹的外形,发现螃蟹会吐泡泡的特点。

――有一只小螃蟹想找份合适的工作,你会帮他找什么工作?为什么?

――小螃蟹找到工作了吗?你们猜他找到了什么工作?

2.听故事。

――听故事录音,理解故事内容。

①小螃蟹到过哪些地方找工作,为什么这些地方的工作不适合他?

②最后,小螃蟹找到一份什么工作,为什么这份工作适合他?

③小螃蟹找到合适的工作后,心情怎么样?他给妈妈写的信上是怎么说的?

3.游戏:动物职业介绍所。

――出示袋鼠、青蛙、大象的小图片,以他们也想找工作引发游戏活动“动物职业介绍所”。

――创设游戏情景:以小组为单位,自由选择场地。

――让幼儿分析动物的不同特点,寻找他们的特长,为它们寻找合适的工作。

――交流讨论结果,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只要是合适的,均予以肯定。

建议:在活动前,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关注周围成人的劳动特点,并鼓励幼儿和同伴交流有关内容。

附:小螃蟹找工作

爱吐泡泡的小螃蟹长大了,他想去找一件工作干干。

他来到理发馆,挥动大螯为顾客理发。小螃蟹剪发又快又好,可是电吹风的热气烤得他很难受,嘴里的泡泡都吐不出来了。

小螃蟹到图书馆去当图书管理员,他为小朋友送上书和画报。小螃蟹有许多手,一次可以拿许多书。可是,他的大螯一不小心就把书撕破了,嘴里的泡泡又弄湿了书。

小螃蟹到饭店去做服务员,他端着菜走得又快又稳。一对大螯就像钳子,开啤酒瓶盖可方便了。啤酒瓶里冒出许多泡沫,小螃蟹的嘴里也冒着泡泡。小螃蟹想,来吃饭的小朋友看到自己一个劲儿冒泡泡,会不高兴的,还得另外找一个工作。

小螃蟹走到食品店门口,他想,我会冒泡泡,别人会以为我很馋,我还是去请医生治一治,不再吐泡泡了再来吧。

医院的医生对小螃蟹说,螃蟹都会吐泡泡,这不是病。你耐心地去找,一定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小螃蟹走到服装店门口,看着漂亮的衣服,担心自己的大螯会撕破衣服,还担心吐出的泡泡会弄湿了衣服。

小螃蟹沿着街道走啊走,来到卖肥皂和肥皂粉的商店,他想,“这才是适合我干的工作。”他用肥皂水吹出一个个大泡泡。大泡泡像气球一样飘在商店门口,把大家都吸引来了。顾客真多啊,小螃蟹心里快活极了。小螃蟹给妈妈写了一封信:“妈妈,我找到了工作,每天都很快活……”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