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五年级教案

《谈礼貌》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本文已影响 9.28K人 

 教学目标:

《谈礼貌》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1、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解文中的古训和俗语。

2、懂得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能使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

3、初步感知说理性文章的表达方法。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清课文脉络,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的品读,懂得礼貌待人,使用礼貌用语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更加美好。

难点:初步认识说理文章的结构方式,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漫谈礼貌

1、板书“礼貌”,谈谈你对“礼貌”的认识。

(板书过程中相机指导“貌”的书写)

2、刚才大家各抒己见,对礼貌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老师也想说上几句,想听吗?

礼貌就是“言行谦恭,是文明的表现”。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人在社会上生活,总要和别人交往。在人们的交往过程中,一个人是否讲礼貌,往往能反映出这个人的文明素质和文化修养。

3、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专门“谈礼貌”的课文。

板书:谈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让我们一起来看课文,请同学们打开书,翻到104页,轻轻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把它读流利。

2、 检查生字词:

(1)牛皋 岳飞 离镫下马

师傅 咳嗽 安慰

讨人嫌 校场 说岳全传

“傅、嗽”轻声,“校、传”多音字,随机理解“校场”一词,“镫”是何物也?利用图片理解“镫”

(2)彬彬有礼 礼貌待人 文雅 和谐

出言不逊 态度粗暴 纠纷 矛盾

这两行词语有什么特点?

3、同学们,你是否还记得我们四年级时学过的一篇课文——说勤奋。与今天所学的《谈礼貌》非常相似,为了帮助同学们回忆,老师把《说勤奋》挑重要的语段打在幻灯片上了。

4、请同学们看看这两篇课文有什么相同点或不同点?

(相同点:总分总

随机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思考本文摆出了 一个什么观点?

板书: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优良传统

不同点:〈说〉两个故事,〈谈〉三个故事

随机问:哪三个故事?

指名分自然段读故事,一方面检查读书情况,另一方面练习概括故事内容。

——牛皋与岳飞向一位老人问路,态度不同,结果不同;一个小朋友踩脏一位女青年的裙子主动道歉,避免了一场争吵;周总理刮脸被划了一道小口子,朱师傅很不安,周总理安慰他。)

 三、学生质疑,再读课文

1、同学们,通过两篇课文的比较,大家有了很多的发现,在发现的同时你有没有什么疑问呢?

2、讨论交流

如:为什么〈说勤奋〉用了两个故事,而〈谈礼貌〉写了三个故事?

为什么要引用古训或名言、俗语?

为什么说“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优良传统”?……

3、选择你最感兴趣的问题,先去向课文请教,然后和你的同桌商量商量。如果还不能解决,或许我能帮上你的忙》(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四、精读课文,解决问题

A1、课文以一句古训开篇,引出自己的观点。

出示: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这句话出自《礼记》,它的意思书上已经告诉我们了 ,请你用直线画出来

指名说后出示齐读

“君子”什么意思?(有道德的人)

“色”在字典上的解释有:(1)颜色;(2)情景,景象;(3)脸上表现的'神气、样子。(选择字义)“失色”——态度粗暴

“口”——嘴巴——语言 “失口”——出言不逊(理解词义)

小结:“不失色于人”就是要有礼貌待人,“不失口于人”就是要使用礼貌语言。(点板书)

2、文中除了运用“古训”,还用了俗语

出示: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

3、为什么引用“古训”、“俗语”、“名言”?

——它们都是经过人们长期验证得出的比较正确的道理,在说理的文章中运用,有很强的说服力。

B为什么要用三个故事,而不用两个故事呢?

1、指名读第一个故事

你觉得故事中的岳飞和牛皋各是怎样的人?

你能用哪些词语来形容他们?(擂台赛)

分组板演,学生上台写词语,师生评议

练习朗读书中的语句

2、由于牛皋和岳飞问路的态度不同,老人的态度也是截然不同。

小结:这真是岳飞——礼到人心暖,牛皋——无礼讨人嫌

(提醒学生有礼貌地倾听与欣赏,评价中引导有礼貌的评价)

 五、总结

同学们,课文中还有2个故事用来说明“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优良传统”,这两个故事分别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我们下节课再讨论。

 六、作业

1、抄写词语和文中的古训、俗语、评价牛皋和岳飞的词语;

2、搜集礼貌待人的名言警句。

  板书:

19、谈礼貌

总 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优良传统

分 问路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