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范文观后感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通用7篇)

本文已影响 3.2W人 

认真品味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吧,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怎么能落下!在写观后感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通用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通用7篇)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1

周一,直到看完电影,我才得知,香港知名导演尔冬升的外婆竟然是蒙古族,我忍不住在想,他是带着怎样复杂的感情在外婆的故乡把《海的尽头是草原》拍的如此细腻感人。

时间回到1959年,全球各地发生着种种大事,苏联发射了第一个月球探测器,戴高乐就任法国总统,而在东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犹如春日里的倒春寒,席卷了刚刚成立十周年的新中国。三个春秋,像黎明前的黑暗,朦胧中的中国人民在饥荒里匍匐前行。

南方各地洪水肆虐,冲散了无数家庭,饥寒交迫中的人们被迫抛子舍女,留下了成千上万个孤儿。无依无靠、流离失所的几万个孩子稚嫩的恸哭声,喧嚣了全国上下。各省的民政局奔走求助,但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地当时已是饿殍满地,根本无力喂饱这几万个嗷嗷待哺的小生命。

在一次中央会议上,负责妇幼工作的同志遇见了乌兰夫,请求他帮忙支援些奶粉。乌兰夫回到内蒙古发现当地因自然灾害连奶粉都难以生产,思忖再三,他提议把孩子们接到内蒙来,送给当地牧民收养。就这样,1960年,来自南方各地保育院,前前后后几千名孤儿坐上一列列北上的火车,跨越大半个中国来到了北疆草原。而同样在饥饿边缘游走的草原人民一见到孩子,就亲切的收为己有视如己出,奉行了这片土地上最朴素且纯粹的生命哲学——“接一个,活一个,壮一个”,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也等待迎接新的黎明。

以上是“三千孤儿入蒙”的历史,也是内蒙古在共和国的特殊时期饱含家国情怀的故事。而电影,则是以此为背景,述说了一个上海哥哥寻找当年被家人遗弃的妹妹的故事。男主人公杜思瀚幼年时,母亲因无法养育两个孩子把妹妹杜思珩遗弃在了保育院。60年后,在母亲弥留之际,杜思瀚带着母亲一生的执念踏上了寻亲之路。

妹妹杜思珩在1960年来到内蒙古后被善良的蒙古族牧民萨仁娜、伊德尔夫妇收养,在这里,远离家乡的孩子们试着融入新的环境和家庭,所有的不安与伤痛,都被感天动地的草原民族的大爱逐一化解。最终他们用几十年的时间学会了敬畏生命,并坚韧成长,在蒙古高原落叶生根,这一刻的他们,也有了新的名字---“国家的孩子”。

海的尽头是草原,而生命的尽头是广阔的时间,在讴歌中华民族团结友爱的主题下,不同于其他主旋律电影略显单薄的喊口号,故事更多的是在细节处捕捉温情,以粗犷但富有哲理的情节阐释了大爱与私心的平衡:领养家庭的哥哥那木汗为救妹妹杜思珩而牺牲后,她一夜长大,最终成为这个牧民家庭的“哥哥”---她是那木汗生命的延续,她终于不再因年幼时“被遗弃被领养”而纠结于身份认同,她开始真正接受自己并知晓了生命的意义;而当年为了不被妈妈抛弃,把自己弄成重感冒留在了上海的哥哥杜思瀚,在懦弱中逃避了一辈子,最后在找到妹妹后,坦诚并释怀,重新成为了“哥哥”。此时此刻,所有的一切都有了最优解。

电影的最后,两位阴阳相隔的母亲以对话的方式完成了影片主题的升华。站在广袤的草原上,已经百岁的萨仁娜额吉对着天空诉说:“姐妹啊,虽然我们未能见面,感谢你把这么可爱的女儿生下来,这样我们才共同把她抚养成人!”牧民母亲那双粗糙的手掌,在天地间,用守望相助书写了人间真情。个体生命有着数不尽的阴差阳错,中间夹杂着奉献、妥协和包容,所有的人与事,虽有缺憾但也圆满了。镜头表达了蒙古族人民永远坚信“腾格里”的意愿及命运的安排,是全片中主创团队对蒙古族图腾精神最深刻的诠释。

草原啊,永远不会消失,民族精神啊,也永远不会荒芜,在不同的时代里,她都会化成甘霖,流经之处,肥沃土壤,滋养大地,最后奔流入海。彼此搭着肩膀的手足们,就像波涛里的浪花,千千万万的同胞们,紧密连结着海与草原,在苍茫的草原深处,永无尽头,永垂不朽!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2

前天下午,由重庆山城志愿服务中心组织,去沙坪坝区凤天大道金阳时代汇博纳国际影城(凤天路店)观看电影《海的尽头是草原》。

怕堵车迟到,去的早了些,便仔细观看大厅里的海报:根据「三千孤儿入内蒙」真实历史事件改编。脑子里开始想象,三千个孤儿千里迢迢去内蒙,三千个家庭来接纳,该是多么宏大的场面?如此浩大的“工程”会怎样叙述?能打动观众吗?很是期待。

三点正式开演,产生错觉,怎么是这样?原来是其它几部电影的宣传片。

因为看了海报,知道主演是陈宝国,看到陈宝国突然被惊醒坐起,知道电影正式开始了。没想到开头这么平实、质朴,并没有我想象的宏大场面,而是从个体的小家庭视角切入,展开整个故事。

陈宝国扮演的知识分子杜思瀚,被患阿尔兹海默症母亲的声音惊醒,走近母亲身边,医护人员也来到母亲病房,母亲把护士认做唯一记得的女儿,杜思瀚的双胞胎妹妹——杜思珩。

“念了你一辈子,想了你一辈子,欠了你一辈子。”杜思瀚带着母亲的遗憾,带着自己的悔恨,也带着病重的身体,来到内蒙古大草原,开始了一段寻亲之旅。

时间回到20世纪60年代,新中国遭遇了严重的自然灾害,粮食短缺困扰着全国各地,大批孤儿的温饱问题更是迫在眉睫。为此,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主动请缨,时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政府主席乌兰夫的承诺掷地有声:“接一个,活一个,壮一个”,将三千名孤儿接到了大草原,交给了淳朴善良的牧民们收养。

一段历史佳话就此开启。

60多年前,小男孩杜思瀚怕妈妈送他去“孤儿院”,故意跑到外面淋雨生病,无奈之举,妹妹被送去了“孤儿院”。就这样小女孩杜思珩与“三千孤儿”一起乘坐火车,跨越半个中国前往内蒙古,来到完全陌生的草原环境,这些“国家的孩子”获得了当地牧民们毫无保留的热情与呵护。从小思珩不习惯“原生态”解手方式、吃不惯奶豆腐、睡不惯蒙古包,到完全融入草原家庭,银幕上花了近一个小时来呈现。当然现实生活里或许要花上几十年,甚至一辈子。哪怕经历了十年的磨合,杜思珩已经学会了说蒙古语,也吃惯了奶豆腐,还能够骑上骏马在草原上飞驰,甚至拥有了一个对她宠爱备至的哥哥那木汗,但她心里面始终小心地藏着地图上“南方”的那个城市,藏着抛下她的妈妈和哥哥杜思瀚,她执拗地想要回上海,想要问问妈妈为什么舍弃的是她。

终于有一天,她以为自己做足了准备,带足了干粮,奔向“南方”。不料被流沙淹没,以为就此失去了年轻的生命,观众无不为之惋惜。

镜头切换到知情人的难以言说,杜思珩不但没能回到上海,还一辈子留在了草原。为报答也为救赎。因为救她,哥哥那木汗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悠扬的旋律戛然而止,从此阳光下少年单纯的笑脸再难重现,在前面大段的平稳铺垫之后,电影最后却充满了意外。一位蒙古族老奶奶出现,说自己是那木汗,这一刻,简直惊呆了,杜思珩把自己活成了那木汗。编剧和导演认真做了各种伏笔,让这些反转和冲击,来得扎实而充满力量,叫人为角色的命运心疼、心痛。

当杜思瀚站在亲生妹妹、一个非常蒙古族的老年妇女面前,他们的对话并不激昂,却汹涌澎湃地藏下浩荡的历史和个体经历过命运后的通透与释然。哥哥终于问出了那一句,“恨过我们吗?”妹妹想了想,认真地答道:“小时候曾经有过……”

那一刻,泪如泉涌,因为我真实地听到过这种来自内心的声音……

曾经有过,但大草原上,质朴无私的蒙古族同胞,用爱维系着一个又一个超越血缘的家庭,弥合了这一道道伤痕。

曾经有过,但未曾谋面的两位母亲,跨越“海”和“草原”,用爱共同养育了一个孩子。生活可能有时很残酷,但爱、善良和同理心最终叫人释怀,也叫人勇敢。

曾经有过,正如演员陈宝国所说的,走进影院的我是幸福的。

我想说的是,走进影院的我也是幸福的。

一部将历史与现实,国家与个人,紧密结合,遥相呼应,真实动人而不说教的,值得观看的充满爱和真情的好电影。

最后要感谢小演员的表演,真挚、机灵、可爱;感谢陈宝国精准的演绎,质朴、内敛、节制;感谢重庆山城志愿服务中心走心的小礼物!

愿人间真情与大爱就像这卡片里包裹的种子,生生不息,永远繁衍。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3

《海的尽头是草原》讲述的是在上个世纪50年代末,南方受自然灾害,出现大饥荒。(之前,这一段饥荒的历史也听过父辈讲过,但第一次通过电影了解到这段历史)这部影片讲述的是主人公——杜思翰的妹妹(杜思珩)从上海福利院被送到内蒙古。六十年后,杜思翰去内蒙古寻找妹妹杜思珩的故事。该影片采用寻亲作为主要叙事时间轴,也在寻亲过程中,穿插很多老人的回忆。

影片中,除了有爱情,亲情和友情外,还有各民族同心协力抗大灾,渡难关的家国情怀,可以说是一部反映“民族团结”主题,最好的影片。可以说通过一个寻亲故事,带出了一个大主题,而且不乏精彩、又有趣的片段。比如说,那木汗和他几个兄弟帮小杜思珩找到毛巾那一段,去逗小杜思珩开口叫哥哥那一段;还有杜思珩长大以后,在参加婚礼时,遇到小伙伴,那木汗吃醋,和哥哥用身体挡着妹妹杜思珩,不让其看自己的小伙伴那一段。总之,还有很多耐人寻味的片段。

影片故事的情节不算复杂,改编一个真实的故事,但影片中超越山海的亲情,友情和爱情,让人记忆犹新。比如说,那木汗与杜思珩的爱情,不那么浪漫,却很动人。也有一些让意想不到的点。比如说,讲述杜思珩成长故事的几个老人,讲完杜思珩被陷入沼泽地之后,我当时以为影片就这样讲完了,谁知道讲述故事的老人虽然把故事讲完了,但因为对杜思珩有承诺,所以他们故事只说了一半,没有彻底讲完,而是在帮着杜思珩彻彻底底的忘掉自己的身世。

当然,他们之所以又把故事想下去,把杜思珩及其同伴,在沼泽地被那木汗救出来,而那木汗自己牺牲的事情说出来,其实讲述的几个人老人也有一番争论,一番掂量,最后还是道出了原委。

影片结尾,道出原委的不仅是讲述回忆的几个老人,还有寻妹的杜思翰,他最后也道出了自己为什么要来找妹妹?当年,他听要妈妈把他和妹妹,其中一个送到福利院,他为了不被妈妈送到福利院,跑去淋雨生病,因此躲过了被送走的命运。说完这些之后,他问妹妹杜思珩,怪妈妈和自己吗?对此,杜思珩的回答也是很真实和感人。小的时候是恨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岁月的变迁,她已经释怀了,不再责怪谁?

最后,再说一下影片的泪点。那就是那杜思珩和她养父母和那木汗一家四口坐在草地上的一个湖边。马苏用普通话说的那句话,“阿爸、额吉、那木汗,我们爱你,我们永远是一家人”。

就故事本身而言,电影《海的尽头是草原》并没有刻意地去夸大各种情感,反而是尊重事实,将人物最真实的一面给展现出来,不仅如此,片中的诸多转折,在夹杂人物宿命的同时,也足以让观众感动,“爱”这个主题始终被紧扣。

前年,有幸去了一趟内蒙古,参加了兴安盟那达慕,发现现在的草原已经没有蒙古包,但草原上的爱,依然随处可见。希望疫情早点结束,然后有机会再去一趟草原,看看那“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景。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4

九月的一天,被电影院门前的一幅海报吸引,茂密葳蕤的草原上,一家四口牵手的背影分外温馨,他们眺望的远方,在草原的尽头,是一片蔚蓝,像天空的颜色,更像是一望无际的大海。

《海的尽头是草原》,改编自真实历史事件“三千孤儿入内蒙”。观影之前以为大概是一部纪实性的报告文学类的纪录影片,观影之后觉得,这部影片更像是一篇带些淡淡忧伤、淡淡无奈、淡淡释怀,最终给人以深深感动的散文诗。

上世纪六十年代,灾祸、饥饿席卷全国,杜思珩的妈妈实在无力抚养两个孩子,无奈之下将她送进孤儿院,并承诺“妈妈一定会回来接你”。此后的六十年,妈妈从未停止寻找,却在思珩与哥哥终于见面的前一天,遗憾离世。这种无奈与负疚,像极了《唐山大地震》中的母亲,当命运张着血盆大口让她必须做出选择时,她几近崩溃挤出“救弟弟”这几个字,余生便背负着对女儿无尽的歉疚,再没有了自己的人生。

同样经常被往事的梦境惊醒的,还有杜思珩的双胞胎哥哥杜思瀚。六十年前的那一天,他无意中听到了母亲即将做出的决定,于是跑到大雨里将自己淋病,如愿留在了妈妈身边。六十年后,在得知自己罹患重症,即将不久于人世,他立即踏上了寻亲之路,在苍茫辽阔的草原怀抱里,回溯往事,感悟人生。

“三千孤儿入内蒙”,这样宏大的历史题材,在电影中就是以“寻亲”为线索,将一个上海小姑娘在草原的蜕变成长历程,在观众眼前徐徐展开。

杜思珩,是落户内蒙三千孤儿中的一个代表。影片的前半部分,这个小姑娘的任性、倔强,可真是令人皱眉;直到后半部分才明白,她最大的心结在于生母给她的承诺,她精心计划的出走,只是想问清楚这承诺为什么没有实现?其实她早已融入了这片辽阔的草原,额吉对她无条件的疼爱与包容,阿爸陪她在那达慕的会场摔跤,哥哥们伴她在草原上纵马驰骋,她的蒙语已经说得像汉语一样流利。可是草原的哥哥们是不可能陪她去上海的,一同长大的孤儿黄宝哥腿脚不方便也不可能陪她,直到她又遇到儿时的玩伴马正元,让她重新燃起了回一趟上海寻找答案的火苗。

其实她完全不必如此心急,影片中已经从诸多细节告诉观众,草原会伴她成长,但绝不会将她禁锢。第一次见到阿爸,阿爸送思珩指南针,并且对她说:“等你长大了,拿着指南针,带阿爸和额吉去上海。”当她任性出发,额吉对去追她的哥哥说:“如果她还是想去,就让她去吧。”广袤的草原从不会阻止儿女远走高飞,她们只是想等你再长大一些,将你扶上马背,再送你一程。

辗转寻亲的杜思瀚在回程的前一天,见到了那木罕,一位面带微笑、安然祥和的草原妇女,她的汉语名字是——杜思珩。是的,她继承了哥哥的名字,也延续了哥哥的人生,当她成为那木罕的那一刻,才算是真正的成长、真正的放下、真正的融合。

《海的尽头是草原》,带给观众的是一次美好的观影体验。通过回忆的画面,让观众再次重温了“三千孤儿入内蒙”的历史情境,了解了上一辈的长者为孤儿的健康成长而付出的艰辛与努力。通过写实的镜头拍摄,将天高云低、草丰水美的草原风光尽情展现:蔚蓝的天空、透明的云朵、碧绿的草场、温暖的毡房;暮色里一盏马灯点亮,映照着人们的笑脸如油画一样的色调;赛马场上伴随着豪放的歌声策马驰骋的奔放骑手;马背上一起长大,打打闹闹直到白头的兄弟伙伴。一幅幅画面带给观众美的享受,也更理解草原上成长的人们会拥有博大的胸襟、自由的情怀和无畏的品格。影片还通过闪回、倒叙、插叙等手法留足了悬念,让观众的心跟随寻亲的步伐跌宕起伏。

观影全程会有一些淡淡的忧伤,我们为特殊年代下的无奈、负疚、遗憾而心怀唏嘘,但更庆幸自己身处这富足、安宁、衣食无忧的美好时代,不必再去经受生离死别的痛苦、不用再去面对进退两难的决择、更不必去背负歉疚终生的煎熬......

观影之后的回味,则是深深的感动。海的尽头是草原,上海、内蒙古,只是两个地域的名字,无论时间、空间相隔多么久远,也无论汉族、蒙古族风俗习惯如何不同,只要我们同样心怀美好,便会收获同样的爱,这份爱,会跨越地域、跨越种族、跨越血缘,跨越时空......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5

观影过程中,看到阿爸在沙尘暴中赶来把杜思珩紧紧抱入怀中永不言弃的时候,孩子们哭了;看到那木汗为了救毫无血缘关系的妹妹而被流沙吞没,孩子们哭了;看到阿爸对着长空明枪,放生了那木汗生前的坐骑,白马长啸一声飞奔而去,孩子们哭了;看到杜思珩从此改名叫那木汗,为他续写生命,不是他甚是他,与亲哥哥相认、相互倾诉的时候,孩子们哭了;看到额吉百岁生日,为思珩已经过世的母亲祝福的时候,孩子们哭了......

这是一部催人泪下的影片,观看过后,同学们也各抒己见。通过观影,他们被辽阔的大草原所震撼,为可爱的小羊、骆驼而兴奋,为民族大团结而自豪。康龙兴被那木汗的真情所打动,王伟丞为蒙古族对大自然的敬畏所吸引,大家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黄诗淇深有感触地说:“我之前去过内蒙古、云南等地游学,亲身体验过内蒙古族、藏族、白族等少数民族的热情好客。今天通过这部电影,我更加深刻感受到我们国家的各族人民都团结友爱!“同样受到影片强烈震撼的颜梦霏同学表示:“我深深地为自己生活在这样一个富强明主、和平幸福的国家感到欣慰,作为新时代共产主义接班人,我们会更加努力,长大了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影片虽已结束,但民族大爱的种子已经种在孩子们的心里,慢慢发芽!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6

“念了你一辈子,想了你一辈子,欠了你一辈子。”带着母亲的遗憾,带着自己的悔恨,也带着病重的身体,在与亲生妹妹杜思珩分别60多年后,生活在上海的老年知识分子杜思瀚(陈宝国饰),来到内蒙古大草原,开始了一段寻亲之旅。

电影《海的尽头是草原》就这样,波澜不惊地开始了。在上映前的一天、一周,甚至一年,我都以为这部根据历史上“三千孤儿入内蒙”的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会像它的这个开头一样,平实、质朴,或者像陈宝国的表演一样,内敛、节制,但120分钟之后,我收获的是满满的意外,意外的尽头是大爱与感动。

做旧的光影里,时间回到20世纪60年代,新中国遭遇了严重的自然灾害,粮食短缺困扰着全国各地,大批孤儿的温饱问题更是迫在眉睫。为此,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主动请缨,3000多名南方孤儿被送往物资相对有保障的大草原,与当地牧民组成了新的家庭。“接一个,活一个,壮一个!”时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政府主席乌兰夫的承诺掷地有声,一段值得铭记的历史佳话也就此开启。

原以为,电影会是群像式的,像是徐徐展开的图卷,满满当当挤下大时代里的老老少少,毕竟三千个孩子背后是三千个家庭,是三千个故事。但,《海的尽头是草原》只讲述其中的一段离散,只讲述这样一个充满遗憾和疼痛的故事。可以说,擅长现实题材创作的导演尔冬升,这一次把他的镜头透过宏大的背景,对准了这卷史册中的平凡家庭和个体,细心勾勒出一幅感动人心的温情画卷。导演自己说,在影片创作期间,他和主创团队收集、研究了诸多有关资料,看遍了手边能找到的相关影视作品、书籍文献,也走访了多位当年真实的“国家孩子”。但他也说,无论是内蒙古电影制片厂还是博纳影业,出品方一直都说只想要一个能令人感动的戏,“那我知道了,我尽量把所有人善良的一面拍出来。我也不敢用‘大爱’这种词,我觉得把真正人性里善良的方面呈现出来,就好。就用很简单的方法去做,没有想太多。”

60多年前,小女孩杜思珩与“三千孤儿”一起乘坐火车,跨越半个中国前往内蒙古。来到完全陌生的草原环境,这些“国家的孩子”收获了来自当地牧民们毫无保留的热情和呵护,原以为哪怕说着不同的语言,但朴素而深沉的善心会成为他们共通的交流方式,小女孩会很快适应草原,爱上那里的牛羊和天空,也爱上草原额吉、阿爸和兄长。但没想到,从吃不惯奶豆腐、睡不惯蒙古包,到完全融入草原家庭,银幕上拉拉杂杂花了近一个小时,现实里或许要花上几十年,甚至一辈子。哪怕经历了10年的磨合,杜思珩已经学会了说蒙古语,也吃惯了奶豆腐,还能够骑上骏马在草原上飞驰,甚至拥有了一个对她宠爱备至的哥哥那木汗,但她心里面始终小心地藏着地图上“南方”的那个城市,藏着抛下她的妈妈和哥哥杜思瀚,她执拗地想要回上海,想要问问妈妈为什么舍弃的是她。

终于,有一天,她以为自己做足了准备,带足了干粮,奔向“南方”。但她失败了,她不但没能回到上海,还一辈子留在了草原。悠扬的旋律戛然而止,阳光下少年单纯的笑脸再难重现,在前半段平稳铺垫之后,电影的最后20分钟可以说充满了意外。但因为编剧和导演认真做了各种伏笔,让这些反转和冲击,来得扎实而充满力量,叫人为角色的命运心疼、心痛。

当杜思瀚最后站在亲生妹妹、一个非常蒙古族的老年妇女面前,他们的对话并不激昂,却汹涌澎湃地藏下浩荡的时代。哥哥终于问出了那一句,“恨过我们吗?”妹妹想了想,认真地答道:“小时候曾经有过……”

这一刻,叫人泪涌。曾经有过,但大草原上,质朴无私的蒙古族同胞,用爱维系着一个又一个超越血缘的家庭,弥合了这一道道伤痕。曾经有过,但未曾谋面的两位母亲,跨越“海”和“草原”,用爱共同养育了一个孩子,生活可能有时很残酷,但爱、善良和同理心最终叫人释怀,也叫人勇敢。曾经有过,正如演员陈宝国所说的,走进影院的我是幸福的,“在我们国家这么辽阔的土地上,从来没有缺过爱的故事,这是其中的一个,特别动人的一个。”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7

电影《海的尽头是草原》一如内蒙的长调,在悠扬中起起伏伏。三千孤儿入内蒙的宏大叙事在导演镜头下化繁为简,聚焦在一个平凡而可爱的草原家庭上。家庭成员中每一个人为了将国家的孩子抚养长大,都毫无保留地给予了质朴却灿烈的爱。

其中,草原阿爸伊德尔的戏份并不算多,却满足了人们对内蒙汉子的所有美好设想。“伊德尔”,在蒙语中意为“健壮、强壮”。饰演者阿云嘎曾在采访中谈过他对这个人物的理解:“蒙古族的父亲像一座山一样,不会表达。对自己的孩子永远是(沉默内敛的),但对一个陌生的孩子如视珍宝。”“他的爱是涌动的、他的内在是波涛汹涌的,外在是特别平和的。”

这一理解精准地概括了片中伊德尔的人物形象,并被阿云嘎以自然而细致的演技生动诠释。很难想象他是初次出演院线作品,但了解阿云嘎的观众又不难能从其天生的悟性、常年的刻苦与通过舞台作品积累的技巧中找到合理的答案。

1.涌动的、包容的爱

伊德尔与女儿杜思珩的初遇充满着诗意与机缘。执行民兵任务归来的一家之主隔着滚滚黄沙,隐约瞥见自家的马儿顶风来寻。视线逐渐清晰,他见到马背趴着一个未学会驭马的小女孩。伊德尔瞬间明白过来,这便是国家的孩子——他素未谋面的女儿。阿云嘎此刻的声线毫不掩饰内心的喜爱之情:“多么漂亮的孩子”,他情不自禁地感叹,原本坚毅的面容也染上了笑意。他甚至亲昵地用蒙语教育马儿,可不许吓到这个新来的孩子。

伊德尔在蒙古包前点起他带回的油灯,照亮了妻子与儿女的脸庞。望着被挂起的暖光,小思珩忍不住发出了“真漂亮啊”的赞叹。于她而言,这位陌生却可靠的阿爸在她的心中也挂起了两盏灯,明亮而扎实的灯光穿透不安与迷惘、照进了她的草原生活。在伊德尔归家前,尚听不懂蒙语的杜思珩只能连蒙带猜地推测萨仁娜额吉和那木汗哥哥的意图。但现在,她有了一个能用汉语与他交流的阿爸。

挺有意思的一点是:与汉族演员不同,作为蒙古族的阿云嘎在掌握蒙语台词时想必是得心应手的。但在汉语台词方面,伊德尔的汉语只是相对流利,依旧会带着浓重的草原印记。对于已经熟练掌握汉语的阿云嘎来说,他要做的反而是唤起当年自己苦练汉语时的记忆。要反溯至当年的状态,难点在于如何将组织语言时的逻辑思维从现在的清晰调回略显混乱的状态。对此,阿云嘎下的功夫便是在“拿到台词的时候,首先会在发音上做一些修饰,也会尽量去断着说。因为他在捋词儿。”最终呈现的效果便是伊德尔染上了手把肉味的汉语,不妨碍他与杜思珩沟通但在观众听来略有违和,恰到好处地贴合了人物的设定。

伊德尔既出于本心地怜惜这个被遗弃的孩子、希望家的温暖能治愈她的伤痕,又将抚养国家的孩子成人作为自己身为一位民兵、一位草原阿爸的责任。因此,在小思珩不吃晚饭跑出蒙古包时,伊德尔安抚了妻子、主动承担起与女儿沟通的职责。尚且生疏的关系使得气氛有些生硬,伊德尔主动介绍起了空中闪烁的北斗七星与北极星,试图用城里孩子或感新奇的星星来博得女儿的开心。孩子不出所料被吸引了注意力、推导出了南方的位置,立即获得了他欣喜的表扬。可在得知地处南方的上海路途极为遥远后,小思珩再次消沉了起来。伊德尔见状,拿出他的指南针递给女儿。指南针使用痕迹明显却依旧运作良好,足见伊德尔本人对它的爱惜。他对小思珩说:“等你长大了,带我和你额吉一起去上海。”

一个用旧的指南针、一句简单的话,包含了伊德尔对女儿真挚又包容的爱:他理解杜思珩思念血亲的心情、懂得她寻找答案(为何被抛弃的是自己?)的执念,愿意为她指明方向、促成她的返乡之行,其中竟毫无干涉的私心与阻拦之意。但作为阿爸,他担心小女儿跋山涉水时的安全,于是承诺等杜思珩长大后,自己愿与妻子陪她一同去寻找她的来处。

自遇到杜思珩起,伊德尔从未吝啬过对女儿的珍视与疼爱:他将家中的白马察哈力干送给小思珩,让她骑着马上学。小思珩惊喜地向他确认“真哒?”,他模仿女儿的语气甜甜地回答:“真哒~”;他带着全家去采购物资,买了一斤冰糖。发现女儿眼巴巴地盯着刚买下的冰糖看,立刻掰下一块递给了她,甚至没有先顾及亲生儿子那木汗;被人菜瘾大的小思珩拉上场参加摔跤比赛,他愉快地充当起了她的对手,配合地被女儿推来搡去,手上做了回挡的动作但几乎没有用什么力。很喜欢此处阿云嘎与小演员罗意淳之间恰到好处的互动,即使没有切换近景看不清表情,观众都不难从他自然的肢体语言中直观地感受到伊德尔正在努力地营造女儿与自己势均力敌的假象。几个来回后,他自然而然地顺势一倒,装作败下阵来。此时镜头推至阿云嘎的侧面,只见他爽朗地大笑着、半包围式地揽住乐不可支的小思珩,握着她的小手高高举起,向所有人宣誓胜利属于他的女儿,举手投足间尽是阿爸对女儿的宠爱。

作为草原上的父亲,伊德尔对女儿的珍视不仅在于显而易见的宠爱,从殷切的教导中也可窥见一斑。探望完已逝友人的老阿爸之后,全家人在沙滩上席地而坐。伊德尔向小思珩讲起了自己与故友在放羊时遭遇草原大火的往事:友人为了保全国家的财产,让伊德尔赶着羊群先走一步,自己却消失在了熊熊烈火之中。我本以为他只是在教导女儿懂得大自然的可畏,却没想到他接着对小思珩说要不畏惧草原上的火,被困时迎着它向前冲。因为正面冲出火海只会浑身是伤,但害怕退缩却会因此丧命。不难猜想,这浑身是伤的极有可能就是当时赶着羊群冲出了火海的伊德尔自己。可他没有因此心生惧意,反而以自己的`经历告诉从远方来的女儿:在意识到自然的伟大与无常的同时,也要不畏艰险、迎难而上,才能作为草原儿女与自然共生、在这片土地上平安成长。

从事秘密工作的生父早早离开了家,对杜思珩来说,父亲的印象已模糊得支离破碎。被生母抛弃后,幼小的她别无选择、被命运的洪流裹挟着来到了内蒙古大草原。当这个聪颖又敏感的汉族小女孩磕磕绊绊地试图融入一个蒙古族家庭的时候,伊德尔归家了。他高大英俊、坚实可靠,正如在暗淡的星空下照亮全家人的那盏明灯。他不仅见多识广,还是唯一能用汉语与小女儿交流的家庭成员,很好地将努力接纳新成员的萨仁娜、那木汗与努力融入新家庭的杜思珩粘合在了一起。妻子完全信赖他,孩子们也全心全意地仰慕他。

从天而降的阿爸既是小思珩可靠的保护者,又是她称职的引导者。可伊德尔不仅有自己小家要照料。夜幕降临,夫妻俩和衣而卧。当萨仁娜提出希望丈夫能留下多陪陪一双儿女时,他沉默片刻、仅是说了一句“你知道我也有我的责任”,就默默地别过了身、不再言语了。(此时阿云嘎摘下了帽子,身穿清爽而简朴的白衬衫。暖色调的光洒在轮廓分明的脸上,使他在明暗光线中更显英俊。所以我走神了一下,不确定记对了台词……)萨仁娜知道丈夫作为一位为国守边的军人、还有一个大家需要他顾全,便也不再强求了。

于是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何在伊德尔不辞而别、打算回部队执行任务时,小小的杜思珩会骑上阿爸送给她的白马,充满信任地对它说:“察哈力干,带我去找伊德尔”,然后一头扎进与阿爸相遇时如出一辙的滚滚黄沙之中。疾风卷起扬尘朝她劈头盖脸地打来,小思珩听从阿爸的教诲,牵着白马迎着风沙努力向前走。但她小小的身躯实难抵御大自然的力量,最终趴倒在草地上、无法动弹。此时的伊德尔正与同事商议驻边任务,刚打算与部队一同出发,就看见自家通人性的白马扬蹄疾走而来。他心下一惊,立刻就猜到定是家中出了事,在获得同意后当即跟着马儿折返回去。再一次,这对父女在漫天黄沙中相遇了。扬尘遮挡了观众的视线,只能依稀看见阿云嘎顶着大风踉踉跄跄、三步并作两步全力跑来的身影。他小心翼翼地将趴在地上的小思珩抱起,如同一颗挡风遮雨的参天大树一般将他的小女儿紧紧地搂在怀里,脸上尽是怜爱与后怕。已经不剩什么力气的女孩轻轻切切说着:“爸爸别走。”他听到后,许下了一个郑重的承诺:“爸爸永远不会抛弃你。”

2、沈默的、亲厚的爱

不同于对养女杜思珩那不加掩饰的疼爱,伊德尔对亲儿子那木汗的爱总是沉默的、心照不宣的。电影中父子俩初次同框时,阿云嘎与王锵(饰演那木汗)的细腻演绎令人印象深刻:骑马追寻妹妹而来的那木汗见到了归家的伊德尔,欣喜地下马来到阿爸面前。阿云嘎一言不发,用眼神确认许久未见的孩子安然无恙,轻轻地拍了拍他的肩膀。王锵也没有说话,但他读懂了父亲对自己照顾额吉与妹妹的肯定与满意,脸上难掩喜悦的笑容、还夹杂着些许害羞。一位不善言辞的蒙古族父亲,一位懂事腼腆的蒙古族少年。父子俩鲜明的人物形象,联同父子间的心灵相通、男人与男人间的默契,一同精准地传达给了观众。

家人与朋友围坐在蒙古包中,伊德尔给大家分发他带回的白煮蛋——营养价值高但对草原人民来说不常吃到的稀罕食物,第一个就递给了那木汗,足见他对儿子的关怀。发现小思珩不吃晚饭就跑出了蒙古包,那木汗刚要去喊妹妹,就被阿爸拦了下来。伊德尔起身想去找女儿,却看到那木汗默默地靠了过来、轻轻地向他告额吉的状。由于那木汗幼时发高烧伤到了嗓子、又特地放低声音不想让萨仁娜听见,伊德尔一时没听清儿子的话。那木汗提高音量说了第二遍,被一旁的萨仁娜出声阻止,但伊德尔还是听到了他的儿子略带委屈地对他说:“额吉对妹妹比对我更好。”

听完那木汗的抱怨,伊德尔既没有安慰他、也没有责备他,而是与儿子聊起了家中的白马察哈力干。在母马死后,当时还是匹小马的察哈力干不吃不喝,使伊德尔确信它将无法独活。“但是我的儿子没有放弃,”他含笑看向那木汗,目光中全是自豪与骄傲,“他耐心地照料它,最后它终于好了起来。”没有一句责备,是因为伊德尔知道再怎么懂事,那木汗也还是个少年,多少会因为额吉对幼女的额外照顾而委屈;没有一句安慰,是因为伊德尔不仅是杜思珩的阿爸,也是那木汗的阿爸。他看着那木汗长大,深知儿子善良的性格。他相信那木汗能够像幼时照顾察哈力干那样看顾好幼小的妹妹,与父母一起给予她爱与温暖。

一个向来安静又懂事的孩子愿意毫无保留地袒露自己的心声,其中包含的是那木汗对阿爸全然的信赖。而从父子的对话之中,我们又不难觅得积年累月里伊德尔对儿子那极为亲厚的爱与认可。只有这样的爱,才能培育出双向的信任。

3.质朴的、灿烈的爱

表达方式虽有不同,但伊德尔对那木汗与杜思珩的爱无疑是厚度相当、浓度相等的。因此,当成大后的杜思珩带着她的竹马马正元一声不吭地偷走家中粮食,瞒着家人独自骑上察哈力干前往呼和浩特“扒火车”;当那木汗领着额吉萨仁娜的嘱托骑马去追赶妹妹,试图护送她去上海找寻多年来渴求的答案;当两个偷跑的孩子赶路心切、将从小被教导的生存法则抛在脑内,陷进了草原上的流沙地;当那木汗好容易和马正元一起拉出喊着“哥哥救我”的杜思珩,却因要再救马正元而左右为难;当那木汗大吼一声给自己壮胆、一狠心冲入了流沙深处,最终以一换一救出了马正元、自己却被流沙吞噬殆尽;当朋友们拿着木仗在沙地里四处敲击探寻,却连那木汗的尸首都无法寻回的时候,愤怒与悲怮势必如龙卷风般席卷了伊德尔的内心。但在萨仁娜为爱子的去世而嚎哭、在杜思珩悔恨害死哥哥而落泪的时候,这个像山一样的内蒙汉子依旧沉默着、隐忍着,硬是没有掉下一滴泪水。只有向下的嘴角,无声地暴露了他正被巨大的悲哀所笼罩。

心如死灰的伊德尔与萨仁娜甚至不想带走儿子的遗物,定定地告诉那木汗的朋友们:若有想要的就尽管拿走吧。压抑在心底的悲伤与怒气不断膨胀,可伊德尔依旧无法将负面情绪释放在他的女儿——国家的孩子杜思珩身上。冷着脸,他严肃地将枪口对准了察哈力干——那匹两次指引他找到杜思珩的白马、那匹他赠予女儿骑着去上学的白马,那匹最终驮着他的女儿以身涉险以至害死了他的儿子的白马。正因草原人民对他们的马儿素来爱护有加,当伊德尔几欲扣下扳机时,观众才更切身地感受到一位阿爸的悲痛欲绝。可最终,他还是慢慢地抬起了枪:不仅因为察哈力干与自己感情深厚,更因这是幼时的那木汗不愿言弃、在他的悉心照料下才得以存活的马儿。然后仿佛下定某种决心那般,伊德尔突然迅速地朝天放出一枪。电光石火间,他的悲愤、怒气随火药一同迸发,积压的情绪终于找了一个裂缝、争前恐后地冲向云天。响亮的枪声惊到了察哈力干。白马扬起马蹄发出嘶鸣,仿佛对已故那木汗的最后致意。然后它朝着草原深处疾走而去,消失在了所有人的视线之中。

伊德尔在前头骑着马,萨仁娜架牛车紧随其后。夫妻二人带着不多的家当,缓缓离开这个让他们失去儿子的伤心地。杜思珩在车马后亦步亦趋,跟着背对她的阿爸与额吉不愿离开。萨仁娜终是不忍,开口唤了一声“伊德尔。”作为一名蒙古族演员,阿云嘎三岁便学会了骑马,骑马对他来说是件再自然不过的事了。就像尔冬升导演在采访中提到的:“他骑马的时候不是正着骑的,而是歪着跨一边,特别爷们的那种感觉。”只见伊德尔单手拉着缰绳、略微斜着身,在听见妻子的呼唤后勒马调转方向、骑着马来到女儿的面前。他没有喝住马的脚步,反而驱使马儿快步向前逼近。杜思珩本能地向后猛退、一步又一步,可伊德尔没有停下、依旧步步相逼。马背上的他看上去不羁而肆意,但沉默的空气中凝结着化不开的怒意与哀伤。于是高大与帅气之外,伊德尔从未在女儿面前展现过的、属于这个内蒙汉子的威严与压迫感被肆意地释放了出来。骑马逼退女儿的举动,让至今为止如同天神般完美而可靠的伊德尔终于踏在了人间的土地上,隐忍坚强但有血有肉的草原阿爸形象愈发鲜活、生动了起来。终于,杜思珩跪倒在了草地上。伊德尔看了眼他曾经那么珍爱的女儿,一言不发地调转马头回到了妻子身边。向来温柔坚韧又善解人意的萨仁娜目睹了全过程,终是开口劝慰他:“人跟动物都有他的命,一切都是天意。”

伊德尔此刻的心情无疑是极为复杂的:整整十年,被他从小如同明珠般呵护长大的女儿依旧不愿与家人交心、只想着不辞而别。“等你长大了,带我和你额吉一起去上海。”那句珍重说出的话,连同伊德尔对女儿真挚与包容的爱,一同被杜思珩遗忘在了流逝的时光之中。当那木汗跨上马试图追赶妹妹时,萨仁娜嘱咐他:“如果思珩想回上海,就让她回去吧。”从头到尾,这质朴而温暖的草原家庭从未想过阻挡女儿寻找生母的路,却未曾想最后迎来的居然是杜思珩的一意孤行以及那木汗惨死的结局。试问作为一位阿爸,他怎么可能不悲痛?又怎么可能不愤怒?但妻子的话语想必也使伊德尔忆起了长养他的这片大草原向来是如此的美丽、如此的无常:当年的草原大火,朋友选择了自我牺牲换得了国家财产与他的周全;伊德尔连同故友的那份责任一起活了下来,携妻带子孝顺地照顾着朋友的阿老爸;而现在,那木汗因萨仁娜与自己的言传身教而继承了双亲的善良与可靠,促使他选择在流沙中牺牲自己、换得妹妹的安然无恙。生命在这里被孕育又消逝,如此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与萨仁娜一起回到跪着的女儿身边,伊德尔缓缓开口道:“我说过永远不会抛弃你,以后你就叫那木汗吧。”不同于其他领养家庭,伊德尔与萨仁娜一直以来都没有给女儿起蒙语名,而是以汉名“杜思珩”称呼她。这其中包含了阿爸与额吉对女儿的珍视与疼爱——尊重她寻找来处的意愿、希望她记得自己的根。而现在,当杜思珩自己选择了紧跟在他们身后、留在大草原上时,伊德尔将亡子那木汗的名字赠给了她。希望以这样的方式传承与延续那木汗的生命,并接纳杜思珩做出的最终选择。种种矛盾的思绪与深沉的情感在这位父亲的心中缠斗,最终交织出了质朴又灿烈的爱。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

推荐阅读